DhammaTalks.net
 
內觀捷徑

by Buddhadasa Bhikkhu

佛使比丘

 

目次

 

英譯序

【內觀捷徑】
關於主題
修習止觀法門的優點
捷徑法門與完整修法的異同

【觀息法】
覺知呼吸的出入
觀「色」與「心
觀五蘊
觀生滅
觀無常
觀無我
重點複習
斷除禪修當下生起的障礙
內觀捷徑修法的原則

【觀行走】
止觀式的覺知行走
以修「止」的方式覺知行走
以修「觀」的方式覺知行走
經由內觀透視無我的本質
先「止」後「觀
覺知每個變換的姿勢
在日常生活中觀行走的方法
觀行走可使行止正確、離苦得樂

【觀站姿】
觀站的種種姿勢
觀五蘊
觀生滅
觀無常
觀無我
觀放下
觀息滅

【觀臥姿及其他 】
觀臥姿
觀用餐
觀沐浴
觀排泄
觀穿衣
觀靜默
運用覺知觀照一切
◎本書段落標題為香光書鄉編譯組所加
關於「內觀捷徑」

 

英譯序 


  我想提醒讀者,本書的泰文本是由許多次開示所集成的,所以文中保有一些口語的用詞以及明顯的個人風格,為了強調重點的所在,各位將看到許多重複的敘述,因此,這些語詞就如空谷中的回聲,令人印象深刻。

  佛使尊者具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能夠透過開示闡述其思想,而他的開示和法要也很清楚、明確地呈現出他內心深處對四聖諦堅定的信念。

  希望讀者能深思並咀嚼箇中滋味,感受這位佛教長老的穩實風範,隨著循循善誘的法音,您將進入一心專注的境界,然後深深地沉潛在寧靜與智慧中。

                     金克歐.阿塔拉(Kingkeo Attagara)

 

內觀捷徑 


各位虔誠的法友大家好:

  這次演講是紀念瑪迦撲加節(Maghapuja)所舉辦的第四個星期六的開示,我將討論有關止觀(samatha-vipassana音譯為奢摩他和毘婆奢那)的禪修法門。因為上週沒開示,所以本週實際上應該是第三次演講,雖然今天是第四個星期六,但卻是「核子時代的止觀禪修法門」演講系列的第三次開示。

 

經由內觀透視無我的本質 


  「毘婆舍那」意為「內觀」,觀身心五蘊、生滅、無常、無我、放下、息滅與捨離的本質。在你通過這些步驟之後,會達到息滅執著而且捨離的境界。此時,在心捨棄執著之後,就會獲得某種獨特的內觀能力,以前所稱的「我」,並非真正的「我」,只是這顆心而已,但是我們習慣稱它為「我」,認為是「我」在做這做那,是「我」招致這招致那,只要有「我」這種想法,就無法放下,因為我們總是活在自我的概念裡。

  一切皆無我,存在的只是自然現象,身體的姿勢只不過是依自然法則而變化的色蘊。因此,若有人問:「誰在修內觀?」你要如何回答呢?如果回答:「是『我』在修內觀」,那就不是內觀了。這個重點在於如果能正確地做事,心會因為正念而愈來愈有智慧和力量,心會自然開發出潛能。別說那是「我」,或「我」在修內觀,是「我」證得初果,「我」證得阿羅漢等,這些都是自認為「我」在修內觀,而以自己的標準來評量自己!

  希望你們明晜蚺瘋[的目的是為了去除自我。假如是「我」在修內觀,那如何去除「我」呢?所以我們必須明白這點:修內觀是以去除「我」為目的。那為何我們要修內觀呢?這是一般人的表達方式,是世俗的說法,也是約定俗成的說法,這種說法是在有自我概念的架構下說的。然而我們應該修習內觀以去除煩惱,而息滅煩惱是為了走向解脫道,獲取涅槃的果實。如果我們是在「法」的架構下而說,就沒有「我」或「人」,只有「法」,它就是自然,而所謂的自然,就是身心五蘊。心是屬於心法,當心法被調伏、改變與開發後,它就會在「法」中進步成長,最後會獲得解脫。一般人的說法是:「我們」解脫了,或「某某先生」解脫了,這是世俗的說法,它並非真理,只是約定俗成的說法,正確的說法是──心已經解脫了。

  若有人問:「是什麼解脫了?」你應該回答:「是心解脫了」,經過開發、調伏的心解脫了,這就是真理。如果依照世俗的說法則是「某某先生」解脫了,但將煩惱捨棄,獲得解脫的是心或心所法。

  如果一直保有圓滿的內觀,就能真正地滅除自我──「我」或「我所有」,它們就會完全瓦解、滅除,「我」或「我所有」將不會有立足處或住著點,這些將被完全地瓦解。某人可以說「我」或「我所有」已完全崩潰瓦解了,同時也可以說自我的概念和我執已全然瓦解了,「我」和「我所有」完全消解了,這就是我們對心及為心所做的事,心也會因此而打開慧眼,觀見事物真正的本質,觀見姿勢原來是由因與果依照緣起的法則而成的,其中沒有「我」或「我所有」。

關於主題 


  「核子時代的止觀禪修法門」這個主題,聽起來雖然有點不尋常,但我想使各位對它有個正確的認知。首先我想傳達的理念是:我們正處於科學時代,因此,我嘗試以科學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見解;同時,正因為我們處在做事要嚴謹、認真的核子時代,我的解釋也不會輕忽任何事物,更不會含糊籠統地帶過。

  到目前為止,科學方法所關心的就是從具體的對象開始,也就是以調查、試驗和做實驗的方法來研究它。但是止與觀的對象是心法(citta)(註一),它既非物質也不具體,要怎麼研究?如何才能使它具體到可以研究、分析及實驗?希望你們能儘量將它具體化,如此才能對它有所了解,否則這場開示將會白費唇舌。假如你們只是毫無目的地盲從,到頭來除了死記一些名相外,將無法從中獲益。因此,一定要把它看成是個完整的實體,用心深刻地去了解它。

  「現證」(Sanditthiko)的意思是「用心體會」。今天我們所探討的,都要用心體會,雖然探討的內容本質上是抽象的,沒有形體,但由於我們能在心中覺察到它,它就好像有形體的東西一般。所以,不論是樂受或苦受,確實去感受吧!之後它就會變得很實在,甚至具體到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分析。請各位在這一點上分享你體解的情形,否則我所說的話,對你並沒有什麼好處。

  請牢記「核子時代」這四個字,在聽講時,大家應該能明確地體察到我們正身處於核子時代,我們必須非常清楚這件事,現在並非記憶、推論或遨遊在想像空間的時候。因此,讓我們再次確實地想一想,為何我會將這一系列演講的主題訂為「核子時代的止觀禪修法門」?

(註一)Citta這個詞,一方面指心(the heart),它的功能是覺知和感受,因此,它類似個人的個性和特質;另一方面指心思(the mind),其作用是記憶和思考,它是個人理性的部分。大多數的時候,我比較喜歡保留原字,不翻譯它。
 

修習止觀法門的優點 


  現在我要再次強調重點:你必須持續不斷地用心體會,不要覺得無聊,止觀禪修法門是最最真確的真理,必須要認真地應用和實踐。它不只是為了提供一種知識或可背誦的方法,而是讓你去實修的,為什麼呢?因為修持它可以解決你實際存在的種種問題。

  第一聖諦是:在每次「觸」的當下,只要正念和智慧不足時,我們就會覺得苦迫。雖然今天才來聽法的人,對這點可能還不太了解,但請記得苦的生起以及我們會持續受苦,都是因為我們在「觸」的當下無所知覺。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由眼、耳、鼻、舌、身和意等六根與六塵接觸,而在這「觸」的當下,我們茫然無所知覺。這意謂著我們沒有正念、感覺與智慧去透視事物的真實面貌,因而心念會隨著各種妄想打轉,並導致痛苦,這是另一個需要好好解釋的主題。

  事實上,我曾講過這個主題,從來沒聽過的人請試著了解:痛苦就是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周遭所接觸的事物茫然無所知覺時所導致的結果。

  如果我們不想做個無明的人,就必須具足正念。在每個「觸」的當下都要及時且快速地提起正念,你必須獲得內觀的洞察力和智慧,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質。就是由於這種正見的力量夠大,在「觸」的當下,正念將會導引出正見;在接觸的當下,一個人的內心若有正念和正見,就不會隨著痛苦與無明的妄念團團轉;而正念與正見將主導這顆心,引領它朝向不引起苦的正確思考及推理之路。當然到那個時候,一切應該改正、解決的事,也會立刻解決,再也沒有錯誤的行為,善果也將產生,我們將不再有痛苦,這就是在「觸」的當下保持正念的重要性,而它殊勝之處是我們將不再受苦。

  另一個優點是我們將能把持自己的心。如果我們具有這種覺知力和內觀的智慧,就能把持這顆心。「如何把持這顆心」是個牽涉十分廣泛的題目,而它對各方面都有利,若能把持住這顆心,不論做什麼事都能成功,也不會遇到令人痛苦的事。你看,就有這兩個優點。假如我們能把持住自己的心,那麼邪思、妄念就不會輕易生起;若能把持這顆心,我們就能將它導入正軌,因此,再也不會有痛苦的因素產生。

  世尊曾說過更多的優點,但我想提示兩個優點就足夠了。那就是在接觸的當下保持正念,如果我們在每個接觸的當下保持正念,就不會受苦!又如果能把持這顆心,就不會讓心徘徊在痛苦的路上,也不會有任何足以憂愁的因素,或有所謂的後遺症,而那些日夜都在憂慮的人,最後可能會變成精神官能症的患者──近來罹患此症的人愈來愈多!

  雖然我一直待在這兒,但由於有更多患精神官能症的人來此參訪,所以,我知道有愈來愈多的人受到此病的煎熬。這是個不穩定又失控的年代,有更多的人患了這種病症,所以我才對症下藥──「止觀禪修法」將能使你有效地避免罹患精神官能症,它的道理在於:假如我們能把持住自己的心,就能去除一切負面的感覺和妄念。

  總而言之,修習止觀是為了喚醒我們的覺知,並控制自己的心,以這兩個優點對付問題是綽綽有餘了,因為一切問題都和它們有關。假如充分具備覺知與控制心的能力,則一切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而調伏的心也將是悟道的基石,也就是證得涅槃與阿羅漢的基礎所在,因此,我們的目標是要喚醒覺知並把持住這顆心。我說的就只有這兩個重點:保持覺知,並把持這顆心。
 

捷徑法門與完整修法的異同 
 

[捷徑法門的殊勝]

  請注意現在我所說的,修習止觀或內觀禪修法,是培養正念、調伏自心的方法。要注意這種說法,請留意細項的步驟,它將如實地告訴你長養正念的方法。請專心聽講,我將逐一地解釋它直到圓滿為止。現在我們就來討論該注意的幾個部分。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在巴利經典中,有許多說明如何行持的細則,因此,完整的止觀禪修法是十分深廣的,世尊為那些具有強烈修行動機的人們(例如住在森林裡全心地投入修行的出家人)提供了最詳實,幾乎是包括全部修行步驟的方法。而且,也特別作了精確而縝密的說明,那確實是個十分完整、深刻的說明。而那些未出家、不住在森林修行,也不是過那種清淨梵行的一般人要怎麼修呢?沒錯,世尊在世時是有這種人,確實有許多人並沒有出家,沒有過叢林生活,他們不是日夜都在修行的比丘,當然不可能做到這些。因此,必須提供一個簡要的捷徑法門讓他們依循,而他們也能藉此達到究竟的目滿C這捷徑法門就是提供給那些不能遵循完整修法者的另一種法門。

  想想世尊說法的時代,那個團體成員最多?當然是一般百姓。能住在森林裡,精進禪修的人並不多,因此,必須有另一種讓一般人遵循的修行法門。如此,就有兩種不同系統的止觀法門,一種是完整且深廣的──關於這種修法,我將另找時間說明;而另一種是簡要的捷徑法門,也就是對為數較多的一般人說的。

  你也可換個角度來看:是智者多或無明者多呢?當然是凡夫俗子佔多數,而且其中還包括一些了解事物有困難的無明者,或許無明的人比想像中還要多呢!現在我將試著以更淺顯的方式解說這種修法,使一般人甚至是無明的人都可以學習和實踐它。我想簡要地為一般人解說它,因為那些還未學佛或未受教育的人,必須要得到足夠的知識才能開發自己的智慧,他們應該訓練自己,使自己脫離苦海。

  總之,如果只是巨細靡遺、深入且非常完整地說明正規的系統,最後我們可能還是一無所獲,因為只有少數夠聰明的人才能理解它。因此,必須另有一套符合一般人根器的修持法門,我暫時稱它為「捷徑法門」。你們不必擔心修這法門無法達到究竟的彼岸,我希望你們能夠明白,這個捷徑可以很有效地引導你們息滅痛苦。

  為什麼說這是捷徑?因為你無須經歷完整、正規的修持方法,某些方面你不必去經歷,特別是有關超自然和超能力的修習法,甚至是超自然的色界定及無色界定等。在這捷徑的修法中,你無須修證這兩種禪定,只要修定(samadhi)修到某種程度,而後再直下觀無常、苦、無我等最高的真理,如此修持,你就可以終結所有的痛苦。

  凡是能夠達到專注狀態的人,就可以進一步修色界定或無色界定,然後便能觀無常、苦與無我。能達到深入禪定,具足各種神通或洞察力,這種境界固然很好、很神奇,但這不是一般人能修習的,所以我並沒有準備要談這種偉大的修行系統,今天我想要說的只是利益一般人的捷徑法門。

  或許你們不認為這簡要、有效的修持法可以達到解脫,事實上,它完全有效,可以引導你們證得想要的目標,雖然你不會成為專家,但依這種方法修行,也將能通達究竟目標。你雖然不會成為專家,但它對於達成目標是有幫助的,否則你將壯志未酬身先死。至於那些不是那麼有經驗的人不要期望太高,否則可能臨死還是一無所得,你只要滿意於最後終能斷盡煩惱就可以了。因此,以下將說明這種捷徑法門的幾項重點。

 

[何謂捷徑法門?]

  如果有人問:何謂「捷徑法門」?我會回答:「除去冗長、不必要的部分就是捷徑法門」。想一想在我們的屋裡,只要有夠吃、夠用的生活必需品,我們就能活下去,但我們往往擁有太多生活上不必要的東西,屋裡堆滿許多不必要的財物,而我們這些屋主就像是一群瘋子,而房子就像瘋人院。你看!竟然有這麼多不必要的東西!現在,如果要你把多餘的東西丟掉,只留下必需品,單靠這些物品維生,你非但不會死,反而活得很快樂,不會像你住在堆滿非必需品的屋子時一樣,有那麼多的煩惱。但是,現代人常喜歡盲從新潮和時尚,愛買各種廣告品,把它們放在屋子裡,所以屋內很快就塞滿東西,你知道這是沒必要的!同樣的道理,禪修法門也是一樣,我們的原則是去除不必要的,捨掉它,才能踏上必要之道,這就是所謂的「捷徑法門」的原因。

  所以如果有人問:「何謂捷徑法門?」答案就是:「去掉不必要的部分」。它不是一種完整、正規的說明,也不是巨細靡遺、精緻、複雜或神祕的修法,我只會談到滅苦必備的部分。

  倘若你問:「為什麼是捷徑?」「為何是捷徑?」如前面所說的,我不希望你們浪費太多時間,也不想讓各位遭受挫敗。如果沒有捷徑法門,只有一套供有經驗者修習的完整修法,這修法的運用將受到限制,那些沒經驗的人就無法修行,因為只有少數精通的人才能修習。這就是我們需要有一般人及多數人能修習的捷徑法門的原因。

 

[捷徑法門與完整修法的比較]

  現在讓我們比較一下捷徑的修法和完整的修法,並看看要如何修捷徑法門。在談到完整的修法時,我們必須從四念處的覺知呼吸開始說起,這方面你們可以參考︽安那般那經︾。以下我將比較完整修法和捷徑法門的異同。

  根據完整的修法,有身、受、心、法(自然)等四念處的修法。

  就身念處而言,我們所關心的是呼吸,也就是清楚地覺知呼吸。當入息短時,覺知入息短;出息長時,覺知出息長,然後繼續禪修,一直到你明瞭正是呼吸維繫著生命,然後繼續保持呼吸,讓氣息平緩下來。如此一來,心就不會向外奔馳了,而會出現各種定境,如無色界定等。事實上,進行上述所說的四念處修持法,是件吃力的工作,但是如果修捷徑法門,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規定和練習,我們需要做的,只是修到一心專注,然後在身體的組成要素上(如呼吸等),繼續禪修。專注於四念處中的任何一種念處都是個大工程,但為了要修到根本定,我們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努力。事實上,我們必須達到根本定(appana-jhana),透過禪定我們會經驗到喜(piti)和樂(sukha)等,但修習捷徑者無須去經歷那些(指喜與樂)。

  現在講第二部分--受念處,此時我們可選擇喜悅的感覺作為觀照的對象,而事實上,這是由心中生起的感覺。

  這種喜悅的感覺是源於根本定,或者你可以選擇觀照樂受,而這種感受,事實上,也存於心中。藉著觀看而探究樂受的本質,如此你將能了解就是這感受引發心念,之後,你會找尋方法平息這些快樂和喜悅的感受,直到修行成就。修習四念處是份苦差事,一般人不可能修習全部的過程,也就是無法以無偏執的態度探究快樂和喜悅的本質,而使它們平息下來。

  因此,捷徑法門提供我們一條道路,也就是當修到一心專注時,就可以觀照所生起的任何感受,這和根本定所產生的感受不同。因此,無論是樂受或是苦受,都要盡力去觀察它們,漸漸地,你會發現感受只不過是一種幻覺(maya)而已--感受就是幻覺。這種簡易的禪修法只要處理一個步驟,但其最後結果卻等同觀四念處中的受念處。

  現在要說的是完整修法中的第三部分--心念處。當念念分明時,我們就會明瞭心如何運作,如何使心生起喜悅,如何一心專注以及如何使心放下,這和學習中國雜耍一樣困難。如果修習捷徑法門,就無須經歷四個步驟:首先,深觀此心,深觀每個起心動念,如此才能將它看得透徹;接著在當下提振心力,達到一心專注,這必須心思敏銳、修習熟練才能完成這些步驟。因此,如果你覺得這樣的過程太複雜也沒關係,別理它。

  接下來要講的是第四部分--法念處。當我們因觀身而到達一心專注時,就可以進一步觀無常。每個苦受、樂受、出入息或任何深觀的對象都是無常的,你應該要明瞭「無常」這個真諦。

  所以,這是從第一部分的身念處跳到第四部分的法念處,我們可以立即見證到無常,可以體解到身體的無常、生命的無常。因此,無論是出息或入息,都要不間斷地觀無常,一直觀到你覺得自己已放下愛樂,或放下過去所執著的種種事物,如幸福或生命中所貪愛、所執著的一切,而變得愈來愈不執著為止,這是因為你已經了解無常的本質。當然,你將會放下對生命的執著,開始覺得自在,這時特別要深觀這種自在的感覺,你也將體解到它無常的性質;一旦你了解到自己已放下對生命的執著,就必須立即深觀「放下」的感覺,直到你的某些執著消失;進而可以深觀「執著消失的狀態」,甚至可以深觀放下執著的狀態,以及遠離煩惱、去除煩惱的狀態。這就是觀法念處的第四個步驟:遠離煩惱。

  事實上,你無須再深觀已不執取的部分,因為一旦放下,苦就止息了,就可以將苦滅盡,能做到這樣就該滿足了,不必再費心作進一步的觀察。你應該做的是觀無常,觀察放下執著的過程及執著消失的狀態(觀離欲及滅),這就夠了。但是,完整的修法,就得觀照解除種種束縛的情況(觀離欲),觀你遠離了這些和那些煩惱以及獲得智慧等。

  修習捷徑法門可以節省許多力氣,依此捷徑法門修習覺知力,直到我們達到一心專注,我們就可以覺知呼吸或周遭的事物,然後再注意當下生起的種種感受,深觀它的無常相。當然,稍後我會為你們解說這些,你也可以詳細觀察它,但最快的捷徑是:深觀當下生起的每一種感覺。

  一旦能體解無常,你就有很好的成功條件,這就是俗語所說的「勝利就在你這邊」。若見無常,對你就很有利,要盡力專注觀察無常,直到覺得已經放捨,自然地放捨執取為止。自然法則就是:一切感受皆會自行放捨。又依自然法則而言,已放捨的最後也會消失,一個接著一個消失,一點也不複雜,也非形式化,不會再被執取。我可以保證,只要能見得無常,就能遠離執著,執著就如秋天的落葉般逐一掉落,就是這樣。因此,要到達一心專注,深觀無常,體驗放捨執取(離欲)及消逝(滅)的感覺,就像秋天的落葉一般。這就是捷徑法門!。

  然而假使你選擇完整的修法,就必須通過四念處,而每一念處又各有四個步驟,因此,全部共有十六個步驟,這是非常複雜的修習法門,即使花一個月的時間也無法完成。如果將它編寫成書,也是厚厚的一本,所以我們不討論這一大套完整的修法。
 

觀息法 


  現在我要說的是捷徑法門,這捷徑的修法適合每個人,所以請專心聽講,忘了剛才我所做的比較,或許你們也已經搞糊塗了,所以無須再作比較。我希望你們了解修捷徑法門並不會漏失什麼,我也不想再說為什麼要修捷徑法門了。接下來要說明的是如何修習捷徑法門。
 

覺知呼吸的出入 


  為了避免太過冗長,我將本主題分成兩部分,這樣比較容易了解。第一部分是覺知呼吸,第二部分則說明觀察身體的姿勢和動作。

  首先,談到覺知呼吸。它是你(註二)體解的基礎,也是未來你接觸其他法門的基礎,所以我要先說明它。

  現在請深觀自已的呼吸。事實上,每個人都必須呼吸,此刻你必須做的就是覺察呼吸,保持覺知或使心專注於呼吸上,保持覺知,提起正念專注於呼吸上。這時只觀看呼吸的出與入,閉眼或睜眼都可以,端視個人方便,但一定要保持覺知,覺知呼吸的進出、進出。

  觀察呼吸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和平常不觀察呼吸時的感受不同。我們的心通常隨著許多事物,如家畜、農地以及各種色、聲、香、味等外塵打轉,心到處亂跑,追求各種吸引人的事物,而這些事物也如釣餌般勾住你的心,現在專注於呼吸的進出、進出,明白吧!這就是長養覺知力的方法。此時覺知力已經開始增長,如果做到了,你就有覺知力。      

  你應該知道要直接保持覺知力,運用正念或覺知力觀呼吸,你會愈觀愈深入、愈徹底。剛開始你只要知道呼吸的進出、進出即可,心中默念:進、出,不要念出聲以免造成干擾。       

  當吸氣時,念「進呀」,呼氣時,念「出呀」,也可以只念「進」、「出」,而不念「呀」(ya),但「呀」本身有它的作用,我稍後會作說明。這並不是一件小事,你知道心不是那麼馴服,它會蠢蠢欲動,不願專注一處,喜歡到處遊蕩,因此,凡是觀察呼吸進出相狀成功的人,他的覺知力可以說是經過了嚴格的鍛鍊,或是他的心已經調伏了。

  你必須訓練自己,才能對某一感官所緣的塵境(如呼吸)保持覺知。保持覺知,別讓心念隨意遊蕩,我可以給你一個小小提示:要以輕鬆的態度觀察它,這比緊張和嚴肅地觀察效果要好,因為緊張也是一種執取,所以請放鬆心情觀察呼吸的進出、進出、進出,多花點時間觀察它吧!

  當你練習純熟了,隨時可以開始下一步,此時要更仔細地觀察呼吸,不管它是長還是短。假如入息短時,就只要知道它是短的;出息長時,只要知道它是長的。如果你想默念也可以,就念「短呀」、「長呀」。

  因此,這時要訓練你的覺知力去觀察呼吸持續的狀態,無論它是短息或長息,都要如實地覺知它。第一步時,要默念「進呀」,「出呀」;第二步時,默念「短呀」或「長呀」,或「長呀」、「長呀」或「短呀」、「短呀」。就像這樣,你正訓練自己去觀察呼吸或長、或短的持續狀態。

  接下來是觀察氣息的粗細,氣息沉重即為粗,氣息輕緩即為細;當心或情緒激動時,氣息會變粗,盛怒或驚恐時,氣息也會變粗,如果沒有這些意外,氣息就會變細。

  當你觀察到氣息粗時,就會了知氣息是「粗呀」,而氣息細時,就會了知它是「細呀」。現在不必管呼吸的進出或長短,因為你已經清楚地了然於心了。因此,若知道氣息是粗的,那表示你知道粗出息,或粗入息,在覺知氣息是粗或細的剎那,也同時知道氣息的出入。

  你瞧,明瞭呼吸不必一定是專家學者才能做到,農夫也可以修習。重要的是找個適當的地方坐下,在適當的地方坐下、放鬆,不要太挑剔環境,能使你放鬆的地方就是好地方,然後輕鬆盤腿坐穩,這個姿勢可以避免跌倒。對!放鬆地盤坐著,就像個初次學習盤腿的小孩一樣放鬆,這樣就夠了。  

  總之,開始是覺知呼吸的出入,然後覺知氣息持續的長短狀態,最後再覺知氣息的粗細。這樣做並不難,一點也不困難,如果這樣也做不來,那你什麼都無法做,和貓狗就沒什麼兩樣,不是嗎?假如你無法做這些,就像一隻小貓,為什麼?因為這些已經是最短的捷徑,最基礎及最最簡單的修法了!

(註二)關於「你」、「你們」、「你們自己」等的單複數形式,在泰語中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在大多數場合中,我比較喜歡用單數名詞來翻譯,因為禪修課程偏重引導個人。
 

觀「色」與「心」


  現在要進入下一個修行步驟,雖說這是一個捷徑法門,但它依然具有精細、深入與更進一步的修法。首先,學習覺知呼吸。呼吸是你覺知的對象,呼吸本身屬於「色法」,也是覺知的對象,但是能覺知者則是心(citta),心屬於「心法」(mental asset)。現在,就讓我們來覺知心的功能,你將會覺知心念的活動。

  當你覺知心念的活動時,可以默念「名呀」;反之,覺知身體的活動時,則默念「色呀」。例如覺知呼吸時,默念:「色呀」;觀察感受時,則默念「名呀」,這樣,你就可以了解我所謂的「名」、「色」是什麼意思了。

  在覺知呼吸的長短或粗細時,你所關切的是色的行相,這種色法叫做「所造色」(Upadaya Rupa),是指呼吸的種種特性;但若指氣息本身,這氣息就叫做「大種色」(Maha Bhuta Rupa)。我們可以覺知到「大種色」,但我們無須這麼做,那是沒必要的。所以,只要清清楚楚地覺知呼吸就可以了,也就是關切「色法」的特性即可;反之,覺知感受,就是屬於「心法」的部分。

  如果我使用巴利語彙來講解捷徑法門,反而較為複雜,你可能會覺得很難記,我們可能因而浪費太多的時間,所以,只要覺知自身的「色法」和「心法」就可以了。凡是物質的東西或與物質有關的就是「色法」;而任何抽象的事物是「名」(nama)或「心」(citta)。現在你必須學習清楚知道你所覺知之對象的本質,如果覺知的對象是屬物質性,就默念「色呀」;如果是感受性的,就默念「名呀」。

 

觀五蘊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探究更深的觀察。你們快睡著了嗎?有些人可能已經如坐針氈了,如果不了解我所說的而坐不住是很自然的。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觀得更深,如此,你將會變得更敏銳。現在,我想先讓你們知道所謂的「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等蘊,我將解釋它們的功能。

  我已經說過要覺知呼吸的進與出、短與長和粗與細,另外也談到「色法」和「心法」及呼吸是組成「色」(或「色法」)的基本條件。

  當你專注觀察呼吸時,可能會出現某些感覺,你可能覺得舒適、快樂和喜悅,有時是疼痛的感覺,這些感覺就構成「受」或「受蘊」。當你覺知感受時,你可以默念「受蘊呀」。現在你必須知道受蘊是來自實際的體驗,而不是個複誦或死背的名相而已。

  觀察呼吸時,你必須辨識呼吸的長短及粗細等,這種辨識的能力,就叫做「想蘊」,這是知覺和記憶。當你覺知到「想」時,就默念「想蘊呀」,這是五蘊中另一個屬於「心」的蘊,你必須學著去觀察它,如此做時心中就默念:「想蘊呀」。

  在覺知中,你可能注意到心中念頭的起動,這些念頭和想法統稱為「行」,行蘊編造出許多念頭,所以,當你覺知到動念時,就默念「行蘊呀」。

  現在讓我們覺知識蘊。每當你覺知呼吸時,識蘊就會反應在身體、皮膚、鼻子等地方,這種身體的知覺就叫做「身識」(kaya vinnana)。如果你專注於心的知覺(識),你的知覺力就會反應在心(citta)上,這個是「意識」(mano vinnana)。我們已經討論完如何覺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當意識到五蘊生起時,就要好好地深入觀察它們,你應該由實際的體驗來了悟五蘊本質,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現證」【譯註一】

  覺知身心的五蘊(名色)就是去覺知色、受、想、行和識。所造色和大種色構成了「色」;受、想、行、識構成了「心」,換句話說,「心」由四蘊所組成。如果你能花點時間和多用點心,就可以確實記住這些名相,一點也不難,試試看,也許花一天或多一點的時間就可以背起來,開始觀色、受、想、行、識蘊。即使你是從覺知呼吸開始,也會感覺到受、想、行、識四蘊的生起,這其中的每個蘊都可以學著去觀它。

  別忘了當你在觀察呼吸時,可能會感受到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簡而言之,可以說你正在覺知身心或覺知色、受、想、行、識等蘊。

  有做筆記的人很好,你們會記得我所講的,而沒做筆記的人可能就記不得那麼多了。我想,學習這些是要花點時間的。

【譯註一】sandittigo可能是sandittiko之誤。
 

觀生滅 


  觀身心五蘊後,你可以再繼續觀「生滅」,而以下要講的內容,就是觀生滅。

  覺知呼吸時,我們可以觀察到氣息的生起:長息的生起、短息的生起,粗息的生起及細息的生起,這些特性稱為「所造色」,請注意它隨時都在生起。當吸氣完成時,我們就說這氣息滅了,或者也可以說:這長息、短息、粗息或細息滅了。這意謂著當我們對色、受、想、行、識等身心五蘊保持覺知時,必然也會觀察到它們生滅的狀況。當氣息生起和消失時,即意謂著色蘊的生滅;當感受生起時,即意謂受蘊的生起,當感受消失時,就是受蘊消逝;想蘊也會如此地生起和消失;而行蘊也會生起和消失;當識蘊在運作時,我們說:識蘊生起了,而當它停止作用時,識蘊就消失了。

  現在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生滅的狀況,看看這些是如何生起(運作)或消失(停止運作)。每次看到生或滅時,你無須默念生起或消失,當然,如果你的速度夠快,想要默念也可以,不過剛開始練習時,通常反應沒那麼敏銳。

  因此,這可不是你立即能勝任的事,能如實地默念出當下每個生滅,可能要花數日甚至數週的時間,才能對你所做的一切保持覺知。這些「生呀」或「滅呀」的狀況,都會在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裡產生,每次你說這些詞彙的時候,必須了解它事實上是在你的知覺中生滅的。

  你必須了解,各種感受是在我們說「生呀」之前產生的,而不是背來的。如果你正在觀察自己的呼吸,事實上,在你告訴自己「生呀」的同時,也必能感知到你正在吸氣。假使你正好體驗到氣息長或短的狀況時,不論它呈現長息或短息,你可以說「長呀」、「短呀」。清楚了知實際上正在發生的事,這不是一種期待或推測,因此,就這點來說,我們是具有科學精神的,因為我們處理的是真實的事物,而不是在做哲學的探討或以邏輯的分析方式推想許多事情。

  因此,當你注意到呼吸的生滅時,就不用說「色蘊生起呀」,這太冗長了,你可以在出入息中發現一個呼吸的韻律,其他受、想、行、識蘊也一樣,所以你只須說「生呀」或「滅呀」,但最重要的是,你必須確確實實地感受到生滅才這樣說。
 

觀無常 


  現在讓我們更進一步觀無常。當你熟悉觀察生滅的情況後,將會體悟到一切事物都不是恆常不變的,當事物不斷地生滅時,怎麼可能保持恆常不變呢?呼吸也是如此,每個生起都可以看到三個階段:生、住、滅,它不是恆常的;相同地,長、短息兩者也是變化無常的,不論你是否觀察它,它都是變化的;受、想、行、識也是一樣不斷地變化而無恆常性。因為變化,所以很容易就有生、住、滅的情況產生。

  因此,深觀呈現無常變化的點,每次感受到無常的狀況時,可以默念「啊,變化呀、變化呀」,「無常呀、無常呀」;別忘了,你必須真實感受到才可以說「無常呀」;是的,在你每次見證到色法、呼吸、身體、氣息的長、短、粗、細,以及和呼吸有關的受、想、行等的無常時,才可以如此默念。

  你應當觀察自身的本來面目,不可以空口無憑說無常,一定要如實體驗到呼吸、受、想、行、識等無常後,才對自己說「無常」。當你證知了無常的本質後,就會明白五蘊確實是無常的,你會由衷地體會到這個真理,會看到一切都是「無常呀」、「無常呀」,這就是觀無常的部分。

 

觀無我 


  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觀「無我」。你所看到的只有氣息的吸入和呼出,而沒有「我」──沒有呼吸的主人或生命的擁有者,只有呼吸的生滅與粗細的現象,只有受、想、行、識,沒有所謂的「人」的存在,沒有「人」在做這件或做那件事,只有自然的現象存在。

  體會無我的意思就是體會呼吸中沒有「我」,呼吸的特性是無我,覺知呼吸的心是無我,以及覺知呼吸時所呈顯出的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也是無我。這時,沒有所謂的「人」、「我」或「有情」的存在。當你實際體會到這個真理時,就可以對自己說「無我呀、無我呀」,或「只有呼吸呀」,「只是色呀」,「只是受呀」,沒有一個自我存在。這個「呀」表示你越來越清楚了,已經明白沒有「我」的存在。以後我會談到「呀」,現在我們只說觀無我。這裡只有呼吸、身體、心及受、想、行、識,「無我呀」,「無我呀」。當覺知呼吸而體解到無我時,就說「呼吸不是『我』呀」;如果你觀察到正在覺知呼吸的心念時,就說「感覺不是『我』呀」,呼吸只是呼吸而不是「我」,這樣就夠了。你只要吸入或呼出就好;若是氣息短,它就只是短,若氣息長,它就只是長而已,這些都不是「我」。

  這就是觀無我,即所謂的「無我觀」(anattanupassi),雖然它並不在《安那般那經》中,但它也包含在「無常」的章節中。所以佛陀運用了「無常觀」(aniccanupassi)、「離欲觀」(viraganupassi)、「滅隨觀」(nirodhanupassi)、「捨遣觀」(patinissagganupassi),但是並沒有提及「無我觀」這個名相,因為它已經含括在無常的章節中。這個重點在於人如果能體解無常,終究也會體解到無我。但是因為我想讓各位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所以就單獨地解說無我的真諦。

  當觀察呼吸時,我們就會體解到呼吸是無我的。無論呼吸是長短、粗細,都是無我,這是因為它並非一成不變,而受、想、行、識四蘊也是無我的。因此,當你體解到無我時,就可以說「無我呀」,隨你要觀無我的本質多久都可以。注意啊!這部分就是要你觀無我,「無我呀」。

  如果你真正體解到無我,那就是瓜熟蒂落的時刻了,你將會對從前所喜愛並想據為己有的東西感到厭煩,漸漸不再痴迷,也不再那麼執著快樂、喜悅及美味的誘惑,甚至對生命也不再執著,這種減少執取的行為稱為「離欲」(Viraga),即「離欲觀」(Viraganupassi),這意謂著我們的心對於曾經瘋狂迷戀或擁有的事物,已經開始放下,減少執取了。現在,執著已經「鬆脫呀」、「鬆脫呀」,我們已經「放下了呀」、「放下了呀」、「放下了呀」。

  「放下呀」、「放下呀」,如果這種放下的感覺愈來愈深時,自然就會發現心中的某些執取已經息滅了,「息滅呀」、「息滅呀」、「息滅呀」,這就是「滅隨觀」。我沒有要你說巴利語,因為對你們而言可能太困難了。

  你將見到一切都是無常和無我的,所以心放下釋然了,如此就可以息滅喜愛與迷戀的感覺。「息滅呀」,息滅「我」或「我所有」等錯誤的概念,息滅呼吸、受、想中你所執取的部分。

  你可以停在這兒,只要感受中的事物息滅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不想就此打住,可以繼續修習下一步: 「捨棄」(patinissaga)。「此刻,我已經將曾經執取的捨棄了」,我們已經捨棄曾經執取的事物,也就是說,我們的執著息滅了,我們過去習慣執著的事物已經息滅而且消失不見了,這就是「捨棄」的意思。你不必修到這一步,但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因此,所有你曾經認為是可愛的、討人喜歡的、使人印象深刻的種種事物,可以說都已經捨棄它們了,「捨棄呀」,這就是捨遣觀!

  以此方法,你也可以到達究竟目標。雖然它是一般人修習的捷徑法門,但它終究可以使我們放下、釋然及完全地離棄執著。修習四念處時,每個念處都會經歷這四個步驟,或自動地從這個念處轉到另一個念處。當你真正徹見無常後,就會消除以往所執著的一切,然後捨棄一切執著。

  我相信佛陀在世時,並沒有說得如此詳細。它的重點在於:如果能將心調伏到某種程度,心就會體驗到放下,捨棄從前執取不放的事物,不需要經歷全程的步驟和背誦難記的名相,就可以息滅執取。因此,若有人能一再地從不同的事物中體解到無常,就能體解到無我,然後心就會釋然,自然放下執取的事物,最後捨棄它們,這些步驟可以簡單地用「解脫」這個語詞來說明。當一個人徹底見到無常的真面目時,就要對它投以極高的專注力,就像用燈對準它照射一般,執取就會如樹葉飄落般掉落,當然任何的執取都會消失。佛陀有時只用「解脫」來說明,這詞已經是綽綽有餘了!但是我們要了解這個名相還包含了體解到無常、無我、厭離、息滅、捨棄及捨離(throwing back)等能力,你可以同時體解到這些過程。
 

重點複習 
 

[觀息法的步驟]

  我希望你們別忘了覺知呼吸可以一路引你走向究竟的目標。我說過將先講覺知呼吸,而在身體的姿勢、動作方面,還有許多有待說明的。現在講呼吸,假如你正在覺知呼吸,「吸入、呼出」,「吸入、呼出」;「短呀,長呀」,「短呀、長呀」;「粗呀、細呀」,「粗呀、細呀」;「身呀、心呀、受呀、想呀」,專注觀察自己實際感受到的,如此六塵就與呼吸有了關連,然後再觀察與呼吸有關的生滅等。

  五蘊中屬於心法的有受、想、行、識等四蘊,而它們也是會生滅的,當你觀察它們的生滅時,終將明白它們並非恆常不變的,而是短暫無常的,「短暫無常呀」。

  當事物總是如此不斷地生滅時,怎可能有個不變的「我」或「人」存在?所以說「無我呀」、「無我呀」、「無我呀」,這不能有口無心,而是打從心靈深處如實說出來的。然後你執取的感覺會漸漸消失,會覺得鬆脫,一旦感受到鬆脫時就說「鬆脫呀」、「鬆脫呀」、「鬆脫許多呀」,以簡短的字詞說出你的感覺,「鬆脫呀」、「鬆脫呀」,當某些感受鬆脫殆盡後,你就會體驗到解脫,「消逝呀」、「息滅呀」。當東西從你手中掉落時,就說「掉落呀」,這意謂它們已被捨棄,「捨棄呀」、「捨棄呀」。

  所以這是覺知呼吸的課程,還沒說到身體姿勢、動作的部分。你知道如何覺知呼吸,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你覺得步驟太多,也可以略過一些不做,依你自己的想法來做。

  總而言之,你觀「呼吸呀」,觀氣息的進出、短長呀、粗細呀、觀身心呀、觀生滅呀、觀變化呀,這也就是觀無常和無我,讓執著漸漸消失呀,終結執著呀,捨棄執著呀。

  上述任何事都與呼吸有關,當你觀察呼吸時,必須感受它們都與呼吸有關,當全心專注覺知呼吸時,將可以徹底了知事物的本質。換句話說,就是以覺知呼吸為基礎,來觀察分析事物。

  如果你記不住,可以向朋友複印筆記。第一步要覺知呼吸呀,接著觀氣息的進出呀、短長呀、粗細呀;然後觀身心呀,呼吸就是色蘊呀,覺知呼吸的感受,感受是心法呀;再來就是觀生滅呀,生呀、滅呀;然後觀變化,即無常的狀態,也觀無我;最後再觀此刻執著鬆脫了,某些的執著消逝了,你習慣執持不放的事物也鬆落了,你已經捨棄它們了。

  有多少步驟?你有沒有從所記下的筆記中算算看:第一步覺知呼吸,第二步覺知呼吸的進出,第三步覺知呼吸的短長,第四步覺知呼吸的粗細,第五步觀身心,第六到第八步是觀生滅、無常及無我,第九到十一步是觀執取漸漸消失、息滅及捨棄,事實上,也可以不需要最後一步,因為當執取的事物消逝時,就表示你已經把它們放下了。現在數數有幾個步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共十一個步驟。你可以將它們減少到五或六個步驟,但完整的修法包含了十一個步驟。

 

[把持心念就是培養覺知力]

  希望你試著禪修,這是使自己保持覺知的方法,能把持得住心念的人,將能達到一心專注。修習專注的目的並不是為證得色界定或無色界定,不是那樣,重要的是正念或觀照本身就足夠了。這種一心專注是很好的,世尊也曾讚歎它確實很殊勝,因為它能活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相反地,假如讓它進展到定的狀態,例如無色界定,就無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在無色界定中,感官不起作用,因此就無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了;但不在定境時,就能應用這覺知力及一心專注的功能,這就好比錢一樣,有錢放著不用,等於沒錢,也無法因有錢而獲得好處;如果能善加利用金錢,你就會從中得到利益。

  透過這種修習而長養覺知和一心專注是很有用處的。這種一心專注又稱「近行定」(anantariya samadhi),這種定和慧是雙胞胎,我們並不直接修一心專注,而是經由前面所說覺知的方法,它會自動增長,也就是說當一心專注生起時,就能立刻應用它。這就像開車一樣,引擎不會毫無意義地運轉,我們啟動引擎,腳專注踩著離合器,然後一放離合器,車就自動向前走。如果我們沒事就發動引擎,那我們是瘋了,如果發動引摯,車子卻不動,那引摯有什麼用?這真是瘋狂的行為。所以當啟動引擎時,要專心踩放離合器,讓車子得以前進,這就是所謂的「近行定」,這種定生起時,就馬上能應用它來禪修和作觀。也許有人會說這樣不太有效,別在意他,因為你又不是要費盡心力培養一心專注而成為專家,但也沒關係,因為這種一心專注的情況,就足夠我們觀「法」並且開悟。

  除了我說的之外,別想那麼多,努力試試看,一心專注就會進展得很好,而覺知力也將充分發展,因為你已經學得不間斷地觀察六塵,因此,在你心中將會產生一種神祕的能力,就是你不用思考、言說或做任何舉動就能生起覺知。這點很重要,在這之後,你的正念將如閃電般迅速敏捷,無須思考、言說或做任何舉動就能覺知,凡是對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為都能念念分明的人,就能解脫。

 

[修習「呀」(ya)的三種意義]

  時間快到了,接下來要講「呀」的含義。

  第一種是無明的「呀」。有人重複發出「呀」,是因為別人要他這麼做,他就照做不誤,當然他是真心去念它,依教導恭敬行事,這就是無明的「呀」,有很多的「呀」都屬於這類,這還不如不念的好。有些人以重音發出「呀」,而說「滅呀」、「生呀」、「進呀」、「出呀」,如果我們是以嚴肅、執著的方式念誦它,就不會得到什麼好處,這就是無明的「呀」。

  另一種「呀」是覺知的「呀」,它隨著覺知心發出聲音,保持覺知而且自然地說「進呀」、 「出呀」,念它時不覺得緊張,這就是覺知的「呀」,在每次出息、入息的當下,清楚地感受它,就不是無明的「呀」。

  第三種是智慧的「呀」。當一個人知道呼吸的本質、呼吸與身心運作及呼吸與生滅間的關係之後,就能了知一切都只是因緣所成的,並沒有一個「有情」、一個「人」在感覺或使我們感覺,這是很好的「呀」,是有智慧的「呀」,這個「呀」清楚了知只是因緣條件和合,沒有「人」或「我」存在。這是智慧的「呀」,這種「呀」是微細、精純、明智且深刻的,就用內觀來念「呀」吧!

  如果我們正在覺知呼吸,「吸進呀」、「呼出呀」,但是如果我們很緊張地想做得很好,是因為想表現突出或有成就,就會以嚴肅的態度念「呀」,那麼,當我們以這種方式覺知呼吸,念「進呀」、「出呀」,「進呀」、「出呀」時,就只是文字遊戲,而且也因此分心無法保持覺知。

  反之,如果我們清楚覺知呼吸的進出,就會以覺知的方式說出「呀」,我們會柔和地發出「呀」,念念分明地說「吸入呀」、「呼出呀」,除了呼吸外,別無雜念,這就是覺知的「呀」,這還不錯。

  當禪觀到達最後的階段,直到你明瞭只有呼吸,沒有誰在呼吸時,你將會得到一種洞察力,洞察到你只是自然地吸入和呼出,並沒有「人」的存在,這種就是由智慧所產生的「呀」。這個主題十分冗長,但「呀」是很有用而且有意義的,「就是那樣呀」,「沒有『人』呀」。第三種意義的「呀」是智慧的「呀」,是隨著極高的洞察力而來的。

  第一種「呀」是無明的「呀」,這種「呀」是隨著大眾的流行,人云亦云,而如果抱著較嚴肅的態度說「呀」,聽起來就顯得很笨拙;第二種是覺知的「呀」,是覺知外塵後發出的聲音;第三種是覺悟的「呀」,此時已經清楚地知道沒有「我」或「無我」的本質,每個動作都只是依照自然、緣起的法則而生起,就是這樣,這就是智慧的「呀」,在「呀」的聲音中蘊藏著圓滿的覺知與洞察力。

  再說一次,第一種「呀」是笨拙而盲從的「呀」,只是個耍嘴皮的念法,第二種「呀」是覺知的「呀」,第三種「呀」則是圓滿智慧的「呀」。以上是對「呀」這個主題的說明。

  我發現很多人拙於使用「呀」,如此將無法從中獲得益處,那種用法並不恰當,也不如法。
 

斷除禪修當下生起的障礙 
 

[對治妄念]

  現在要談到禪修須知的問題,也是你們必須知道的課題。當我們觀察某一外塵時,問題可能就會隨之產生,譬如觀呼吸時,可能會有雜念的干擾,這雜念生起的干擾,也就是心跑掉了。心被新的外塵所吸引,這也可以說被某種外塵所干擾,這裡說的外塵可能是個念頭,或是五根中的任何一根與外塵的接觸,或突如其來的聲音,或只是有人走過的聲音等,這些都會同時干擾我們的禪修。當新的外塵拉走我們的注意力時,我們要很有智慧地觀照它,然後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外塵並不重要,全然地放下它們。

  禪修時如果我們聽到突如其來的噪音,不要驚慌,也不要動搖心念。只要確認:「那是噪音」即可,而它不久就會消失,我們的心也會回到覺知呼吸上。假如禪觀時,想起往事及自己所愛或所恨的人等,也可以觀察這些雜念直到它們消失為止,然後雜念就會消失。然而,觀照雜念要觀到什麼程度呢?我們應該知道心念終究會消失,也應該知道這些雜念就是z擾,如此,雜念就會漸漸地瓦解,而我們則再度回到禪修上,回到我們分心、出軌的那個點上,重新再出發。

  因此,無論是人、事、物或精疲力盡、疼痛等的干擾,我們都應該面對它,直到它完全消失為止,然後我們再度開始修習覺知力。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我稍後再說明。

  總之,我們應該歡迎禪修中的干擾,我們應徹底地觀照這些干擾,直到它們消失為止,這些干擾不會延續太久,因為它們只是極微小的事,它們終究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花點時間處理後,我們就可以再回到原來禪觀的對象上,再次如法地覺知所選定的外塵。

 

[噪音的處理]

  現在又出現一個障礙,那就是噪音。某些無知的禪修指導者深受外界聲音的干擾,因此費盡心思地去找那些製造噪音的人。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即使在噪音之中也能禪修,你必須迫使心去觀察所選擇的外塵,而不去理會其他的外塵。

  舉例來說,好比我們坐火車,車廂內擠滿了乘客,鐵軌又不斷地嘎嘎作響,在此情況下,你依然可以禪修,覺知呼吸的進出。在你回家的路上試試看,不論在普吉(Phuket)或其他地方,你可以在從曼谷回猜耶縣(Chaiya)的路上做做看,不管多吵雜或多擁擠都沒關係。

  如果你家緊鄰碾米廠,而碾米廠又不停地工作,當你禪修時,可能一點也聽不到其他的吵雜聲,你只會聽到自己呼吸進出的聲音。如果你家正位於車水馬龍的路旁,就隨它去,你一樣只專注覺知自己的呼吸就好了。

  寺廟裡也會舉行某些法會,當然,法會也會有許多的吵雜聲,但你依然可以照常禪修;也就是說,即使你正處在舉行法會的道場中,一樣可以禪修,在最吵雜的人潮中仍然可以禪修。

  如果保持正念的意願很強,在收音機或樂器旁也可以禪修,只要真心專注於覺念,即使開著收音機或有一堆小孩在玩鬧,你都不會在意的,即使是大雨傾盆而下或雷電風雨交加也一樣。

  別愚蠢到無法容忍一點兒的噪音,然後就要別人安靜,否則自己就動怒,與人爭執不休。要知道,別人可能會因此反擊你,並打你的腦袋瓜,瑜伽行者如果這麼愛爭吵,可能早就被打死了。

  當我參觀印度阿育王寺時,我看到幾位在家的瑜伽行者在寺後的岩石旁禪修。他們相當獨特,從夜間禪坐到白天,雖然,那裡有許多遊客來來往往,衣袖不斷拂過他們的頭,他們卻完全不覺得被干擾。他們不是乞丐,也不討錢,你知道乞丐會在他們面前放一塊布,他們是真正的瑜伽行者,而且是在家人,即使在人群中他們也能禪修,此情此景讓我感到慚愧不已,因為我常埋怨這、埋怨那,無法安穩地坐著。那時我才明白,只有意志力真的很堅強的人,才能做到這番境地。

  所以別埋怨吵雜聲,不要愚癡地只想如何改變外在的世界,而不調伏自己的心念,把心念調伏了,外在也就會安頓就序,好好調伏自己的心念吧!那麼即使站在引擎旁邊,住在碾米廠隔壁也聽不到吵雜聲。坐火車時,閤上眼禪修吧,不需要讓別人知道你正在做什麼,也許他會以為你在睡覺,那也無妨,這樣一來,就不再有任何障礙困擾我們,那些會造成干擾的也無法干擾。即使你在禪修中有干擾出現,你的自制力也不會被破壞,而且你將明白如何處理干擾的問題,而干擾也會消失,你也能再重新開始禪修。

 

內觀捷徑修法的原則 


  我在此所解說的都是基本原則,是你們必須知道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隨時隨地都可以用,你們可以根據這個原則及前面所說的步驟修行,也可以覺知你們想覺知的對象,重點在於你要觀照,才能了解它的本質。你應該學習去分析它的「色」與「心」的行相,也要了知五蘊生滅、無常及無我的本質,然後你將體會到執著漸漸消失,直到完全息滅為止,你只需要將無常看個夠,然後一切隨順自然,就會生出離欲的感覺,最後不再有任何執著。

  這就是所謂的「捷徑法門」。雖然是「捷徑」,我們也討論了一個小時之久,如果要說得更簡短,只說一個字的話,那就只能用在特殊個案的偶發事件上。舉例來說,傳說有個人去頂禮世尊,世尊只對他開示幾句話,他就開悟了。這也就是說此人已經準備好了,在他心中已經萬事具備,猶如飽滿的果實只等瓜熟蒂落般,輕輕一碰就掉落了。他已嚐盡人生百味,遍歷許多的生滅和得失,也走過了二元對立的兩個極端,由於經歷了這麼多,使他接近成熟圓滿的境界,所以只需稍微提醒,他就開悟了。

  這類即將圓滿的人,並沒有經歷捷徑法門,他的修法已超越捷徑,只聽世尊幾句開示隨即開悟,這意指他的心智雖未成熟,但已將成熟。

  注意啊!捷徑不是要將一心專注發展成禪定,當一心專注到達某種程度,我們就可以開始觀照外塵。我們選擇覺知呼吸,覺知呼吸的特相及其生滅、無常和無我的狀態,加上呼吸時生起五蘊中的任何一蘊。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受蘊,如果你能於受蘊中徹見無常,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每件事物都會呈顯在感受上。當愛一個人時會瘋狂地愛;恨一個人時則咬牙切齒,因此,如果你能在受蘊中覺察到無常或無我,那麼一切塵埃終將落盡,你也可以經由修習此法放下執著,這也就是稱它為捷徑的原因。捷徑法門包含二到三個步驟:修習專注力到達某種程度;觀照呼吸直到體解無常;然後一切塵埃會自行落盡,這就是所謂的「捷徑」。

  如果不是修習捷徑法門而是根據整套覺知呼吸的方法,就必須修四念處。每一個念處有四個步驟,所以四念處共有十六個步驟,這是個很嚴格的過程,而且每個步驟都有許多特別的問題,這是完整的修觀方法,你必須去觀心念變化的每個過程,學著控制心念變化的每個過程。捷徑法門不需要去觀第三念處的心念處,但是想成為一個完美的瑜伽行者或定慧具足的阿羅漢,就必須修習所有的步驟。而一個聰明或上根器的人,他真的很聰明,會選擇較簡便、有效的方法修完所有的步驟,在很短時間內有效地修完四念處。但是我們應該不是那種根器的人,沒有那麼聰明,現在還笨拙、緩慢地爬行在修行道上,無法修習所有的步驟,因此必須找個適合我們根機的方式修習,對我們而言,捷徑法門就夠了,我們才不會因修習完整系統的繁難而感到羞愧或精神崩潰。

 @我們會迅速地長養正念(sati)與正知(sampajanna),工作中不再犯錯,也不輕易掉入愛恨的糾葛裡,煩惱如雷電般迅速地消失,反之,假如你正念不足,就將成為煩惱的獵物。如果我們無法把持心念,煩惱隨即主宰我們的心;也就是說,如果正念和智慧無法調伏心念,那麼,煩惱就會主宰我們的心,而且成為心的特質。

  心法有兩種特質,即煩惱(kiles)和覺念(bodhi),當覺念主宰心念時,就會使心脫離煩惱,我們所講的修行方法,就是要把心引導到覺念的這邊。擁有覺念的人,心中充滿正念、寧靜與智慧,在此情況下,沒有一個自我存在其中,只有心和心所法而已,你可以達到這種境界,而且應該努力證悟真理,然後去除無明。以上所談的都是禪修必須知道的基本原則,不知道的人可能會在無明的深淵中愈陷愈深,如果不禪修,就將陷入無明的深淵而不能自拔。

  好了,我已經說了修內觀的捷徑,也解釋了非完整的捷徑法門系統,甚至在說明捷徑法門時,也只談到第一種覺知呼吸的主題而已,還有一種包含各種姿勢及許多主題的修法還沒有談到,但這些並不艱深也不冗長,這些修法也可以為想修習者提供訣竅和技巧,我以後會再說明這些。

  現在演講已近尾聲,今天就講到這裡,其他的時間就留給比丘們誦經,藉此激勵、強化你們禪修的意願。
 

觀行走 


各位虔誠的法友大家好:

  這次演講是紀念瑪迦撲加節所舉辦的「核子時代的止觀禪修法門」系列演講第四場開示,要講的主題是「觀行走」。

  希望你們複習一下上次所說的與坐禪有關修法,我已經在修習覺知呼吸中詳盡地說明其修法,本章和下一章必須運用到前面所說的禪修方法,所以我不再重述覺知呼吸的方法。接下來要說明的是如何觀身體的動作。

  為什麼必須說明身體的動作及每一種姿勢呢?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姿勢和動作。因此,必須能在每個姿勢和動作中修習「法」,讓每個姿勢和動作都能成為修習「法」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以身體的姿勢和動作為基礎開始修。

  身體主要的動作或姿勢是行、住、坐和臥,不論何種的動作、姿勢都可以修「法」,我們不要被這些姿勢和動作限制住了,如果覺得四項太多,就選擇其中的一項修習也可以。「坐」是主要的姿勢,因為它比較便於禪修,也可以持續很久,而且坐姿也是比較容易修觀的禪修姿勢。

 

止觀式的覺知行走 


  現在我們來談談「行走」。「行走」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止觀法門;二是日常生活中修觀的法門。就是說,為了要禪修,我們必須培養定力與一心專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走來走去,走動時也要遵守一些規定,這樣才能從步行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首先要講的是,依照止觀的原則行走。因為本章主要談觀行走,我覺得有必要將內容分成二個部分來說明:其一是「止」(奢摩他samatha),這是要訓練定力和一心專注;其二是「觀」(毘婆奢那vipassana),這是要訓練智慧和洞察力。如果你回想上一章所說的,可能就會了解它們彼此間的差異。

  總而言之,修習「止」(奢摩他)是為了要獲得平靜與一心專注,其結果是修成三摩地(samadhi);修習「觀」(毘婆奢那)是覺知某個外塵的實相,例如觀它的特相等,而其結果是產生智慧和洞察力,這兩者都必須清楚地了解才行!當你開始覺知某個特別的外塵時,就是在修「止」,而它的目的是達到平靜和一心專注,如果覺知到隱藏在某個外塵的本質,就會獲得智慧與洞察力。

  簡而言之,修「止」可以達到平靜與一心專注;修「觀」則可獲得智慧,就是這兩個重點。但是,無論如何,禪修時止觀兩者必須並修,不可偏廢。

  在行走時,要極精密地慢慢發展覺知力,而這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有精密地覺知。覺知是指迅速覺照的能力,而精密則是注意每個動作及不同步驟的變化。行走時,有許多不同的動作,你必須注意每個微細的動作,這就是精密地修習覺知的方法。

  在覺知呼吸時,並沒有將呼吸分成幾個小步驟,這是因為我們要將注意力放在整個呼吸的過程,從頭到尾覺知呼吸的整個過程,這是一個十分精細的觀察方式,而不將呼吸分步驟觀察,我們不觀察氣息與鼻子、喉嚨、胸部、腹部等接觸的情形,不是觀察接觸的地方,而是覺知呼吸的進出和移動,也就是觀察呼吸如何由體外到體內,或由體內到體外。

  但是在觀察行走時,應該把動作分成幾個步驟,如此將使我們容易作觀,否則目標就太粗大了。如果觀察行走時,我們說「走呀……走呀」,這是很粗層次的。因此,我們必須精密地觀察每個步驟,我們可以將之分成三種層次來觀,即粗層次的、適中的及微細的三種覺知。

  粗層次的觀察有兩個步驟:觀行走時左腳先離地,然後右腳離地,「左腳……右腳,左腳……右腳,左腳……右腳」,也就是把動作分成兩部分。也可以默念「左呀、右呀」,可以在適當時機發出「呀」,這就是以「止」的方式去作觀,如此一來你就明白當下正在做什麼,如果你是說「走呀」,那就意謂著你只觀行走的動作。

  在你達到某種程度的平靜,而且能輕鬆、微細地注意步行的動作後,就可以根據內觀的原則繼續禪修。此時你會以覺知行走動作的方式行走,而沒有「自我「或「人」的概念。你可以觀「走呀」,但是其中的意義是相當不同的,也就是只觀行走動作的本質,而「呀」表示它僅只是個動作而已,是個自然存在的動作,這樣就夠了。這沒有所謂的自我主義,走路時,沒有某人正在行走的想法,應該了了分明沒有一個「我」正在行走。如果說「這只是個自然行走的動作,沒有一個人正在行走」,這樣會太過冗長,所以觀行走時只要說」走呀……走呀」就好了。切記!「止」的原則只需觀行走的動作,而「觀」的原則,卻是了解到行走是自然而有的動作,其中沒有任何「人」在走路。你可以在修「止」或「觀」時默念「走呀」,但它們的意義是相當不同的。

 

以修「止」的方式覺知行走 


  現在解釋以修止的方式來覺知行走。覺知有三種層次:粗層次的、適中的及微細的。粗層次的只覺知左、右腳舉離地的動作,心中默念「右……左,右……左,右……左」,如果走得很快,你就必須快速地覺知到動作,如果走得慢,就可以慢慢地覺知動作,所以應該儘可能地慢慢走。你也可以加上「呀」,默念「右呀……左呀、右呀……左呀、右呀……左呀」。這當中只有兩個步驟,提左腳時說「左呀」,注意左腳抬起的動作;當說「右呀」時,就注意右腳抬起的動作。左、右腳的動作是持續進行的,你的注意力也要持續不斷,心才不會到處亂跑。

  你可以將這種比較粗層次的覺知動作分成三個步驟:腳舉起時,說「舉起呀」;腳住前移動時,說「移動呀」;腳觸地時,說「踏下呀」。這樣就有三個步驟:「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動作不變,但分三個步驟來觀照,這樣更能保持專注。而這意謂著你的注意力將被訓練得更精細,但是這還是粗層次的覺知法。再說@次粗層次的三個步驟是: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不論是兩個或三個步驟,都還是屬於粗層次的覺知方式。

  適中層次的覺知,要覺知行走動作的四個步驟:當腳舉起時,這是「舉起呀」;腳往前移動時,是「移動呀」;腳踏下時,是「踏下呀」;腳觸地時,默念「觸地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觸地呀」,總共有四步驟,這樣會使覺知力變得更敏銳、更機警。如果心太粗,就無法抓準每個微細的部分,你可能還是習慣依照「舉起呀、踏下呀」的兩個步驟,這仍然是粗的層次。但為了覺察到四個步驟的動作,我們的心必須要時時保持專注及敏銳,換句話說,要有十分細微的覺知力,當覺知力被分成四個步驟時,就會促使它覺知得更細微,而心也變得更細密。這是將覺知的對象分成小部分的訓練。請記得它有四個步驟:「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觸地呀」,這些就是適中層次的覺知。

  接下來的是中層次裡較微細的觀察法,這方法分成五個步驟,就是「抬起腳跟呀、抬起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觸地呀」,總共分成五個步驟。抬起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觸地呀,然後你會發現心變得更微細,而正念或覺知力也會變得更精細。無論如何,如果心和正念仍是粗疏的話,就無法很順利地覺知這五個步驟了。為了要訓練它們,必須十分緩慢地行走,速度要慢到足以清楚觀察這五個步驟才行──抬起腳跟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觸地呀。因此,適中的層次可以有四個或五個步驟兩種方式。

  現在說到細層次的覺知訓練,有六個步驟:抬起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腳尖觸地呀、腳貼地呀。總共有六個步驟:抬起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腳尖觸地呀、腳貼地呀。【譯註一】

  我們也可以將微細層次的觀察法,分成七個步驟:「抬起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觸地呀」、「貼地呀」及「踏穩呀」。讓我們將它分成這「抬起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觸地呀」、「貼地呀」及「踏穩呀」等七個步驟。

  以上這些修法聽起來似乎很瑣碎,不懂禪修的人可能會以為我們瘋了,但這就是訓練正念變得更敏銳和細密的方法。很好,這樣真的很不錯。為了使心不外馳,就須保持正念。而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禪修一陣子之後,心就跑掉,無法作觀,其中一個原因是,沒將禪觀的對象分成若干部分來觀察,所以為了繫住這顆心,我們應該將動作分成幾個小部分或步驟來覺知。

  這樣的結果是正念會不斷地維持下去,只要正念不中斷,心就不會隨雜念跑掉,聽好,比這個更好的事是,心會被訓練成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了了分明,換句話說,正念將隨時保持覺知,而這就是我們的目的。訓練自己達到圓滿的覺知,在不了解心的運作之前,不應該盲目地做事或有所動作,如果能訓練自己念念分明到這種境界,就會獲得殊勝的成果,也就是能達到平靜與一心專注,心不亂跑,覺知力也不會間斷,如果沒有經過正念的覺知,心也將不會思考、行動或發號命令。

  這個重點在於,人會引起麻煩是因為沒有覺知到心念的運作,那時心念沒有知覺,無法行使控制力,而正念也就無法執行控制力,這就是我們記性差的原因,常忘記東西放在何處,因為我們沒有訓練自己在做事之前先清楚知道要做的事。因此,放置物品前,要先保持清楚的覺知力,覺察放下物品的動作以及放置的地方,有這種覺知,然後我們才能放下物品,才不會丟三忘四,否則我們就會忘記鑰匙,忘記所有貴重的東西等。你看,心如此粗疏時,我們就會忘記鎖門,出門後,就開始擔心不知道自己是否鎖了門,於是又要再跑回去檢查看看門鎖了沒有。

  如果培養了上面所說的覺知力,就會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不會忘東忘西,會清楚覺知每次自己關門、栓門或上鎖,並且清楚覺知在做這些事,所以我們不會忘記,能確定記得做過的事,外出也不會忘記鎖門。以上就是把動作分成幾個步驟,訓練自己覺知每個步驟的結果或好處。

  總而言之,覺知行走時,最粗層次的觀察是覺知二或三個步驟的動作:二個步驟是覺知左腳舉起,然後右腳舉起;而三個步驟是覺知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

  至於適中層次的覺知有四或五個步驟,四個步驟是:「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觸地呀」;而五個步驟則是:「抬起腳跟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以及觸地呀」。

  至於更微細層次的覺知則有六或七個步驟。六個步驟是:「抬起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腳尖觸地呀」、「腳貼地呀」;七個步驟則是:「抬起腳跟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腳尖觸地呀」、「腳貼地呀」,及「踏穩呀」。

  這並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漫無目的地做事,也不是在浪費時間,相反地,這是訓練覺知力的好方法,會使覺知力更加微細,而這正念將是非常迅速敏銳的,保證能細密且迅速地覺知任何事物。如果你想再細分成十個步驟也可以,在此我只是提供一個合理、適中的步驟,超過這些步驟則是太多了,並不適合,這些就足夠了。再複習一遍:最粗的層次是二或三個步驟,適中的層次的是四或五個步驟,而微細的層次則是六或七個步驟。

  一旦訓練自己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可以完成目標,也就是說,在做任何事前,你就會有迅速、精密的正念,能及時地覺知所有的事物,你也將及時了知每個「觸」,如果不能當下及時覺知每個觸境,就很容易惹上麻煩。由於種種修練,覺知力會變得十分迅速、細密,並能及時回應每個行為,這就是修習覺知每個小步驟及特定動作的好處。以上所說的就是覺知行走的訓練方式。

【譯註一】其中「觸地呀」是指腳尖著地的動作,而「貼地呀」則指整個腳貼到地板。

 

以修「觀」的方式覺知行走 


  現在進入「觀」(毘婆奢那)的部分,「觀」是智慧的訓練,我們可以用觀察相同覺照對象的方式來訓練自己,同樣用「呀」,但意思卻不相同。在「止」(奢摩他)的部分,「呀」只是指「覺知」;但在「觀」的部分,則是指「覺知無我」,你必須謹記在心,這是不同的「呀」。現在你將訓練自己去了知無我,行走時,只有動作或移動,其中沒有「我」,你必須深入觀察這一現象,才能見到其中沒有「我」的存在。

  當你行走時,覺知「抬起呀」、「移動呀」、「踏下呀」,這是行走時的通則,然後訓練自己覺知行走時「身」、「心」二法,觀察「身」與「心」二法在行走時的情況,要覺知每隻腳的移動,腳的移動是「色法」,覺知動作的心則是「心法」,這樣就能在走路的同時覺知「身」、「心」二法了。

 

[觀五蘊]

  在觀察行走的三個步驟時,在抬起腳、移動腳和放下腳的三個過程中,你會看到「色法」,而這些動作構成「色法」,此時你可以說「色呀」;心是正念,是能覺知動作的心法,包含在心法或是所謂的「名」之中。在行走的當下,同時可以見到「色」和「名」。

  如果你想將動作分成幾個步驟,就要覺知每個步驟的細節,你將會有每個動作的影像。移動的腳是「色」,覺知動作的則是「正念」或「名」,這些都屬於心法。所以無論覺知到什麼,就說「名呀」或「色呀」。「色」只是「色」,「名」只是「名」,其中沒有「我」或「自我」,只要了知行走時的「名」與「色」的行相就可以了。

  如果將「名」細分,可以將它分成四蘊,加上色,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可以如同前面所說的一樣詳加覺知。腳及其動作構成色蘊,它行走時生起痛、硬、柔軟、舒適和不舒適的感覺,都是屬於受蘊,你就觀感受。此時你放下先前所觀的對象,開始觀感受,將會同時看到「色」和「受」。想蘊是產生在你去認知正在踏下或抬起的是左腳還是右腳時,這就是想蘊。而在踏下、抬腳或移動時所產生的念頭就包括在行蘊裡,你將徹底地知道最初、中間及最後的動作,而了知準備移動、抬腳及踏下等動作,這種了別、知覺就是識蘊。

  如果你有足夠敏銳的心,無論做什麼事都可以觀五蘊,在此我只解釋一些基本原則。當你在觀身體的形色、狀態、特相等時,就是在觀色蘊;在觀察身體移動產生的各種感受時,就是觀受蘊;認知或想像這是什麼事物時,就是想蘊;生起的念頭就是行蘊;而識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接觸的外境時,是識蘊。我們可以運應用它們作為觀的基礎,使觀更容易、更圓滿 。這就是行走時觀身心等五蘊的部分。

  當學習作觀之後,我們要了解到,五蘊隨時隨處與我們息息相關,如果只是死記五蘊的文字,就不會知道它們在何處,可能背了數百遍,也不知這五蘊真正的意義何在。現在我們慢慢來了解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特相,無論身體處於何種姿勢,做何種動作,五蘊的意義都是一樣,甚至坐著禪修和覺知呼吸也是如此。

 

[觀生滅]

  接下來要說明觀生滅,想想覺知行走時的各種動作:抬腳呀、舉起呀、移動呀、踏下呀等不同的動作。在腳踏下後,走路的動作就滅了,也就是結束了。當你覺知行走的三個步驟時,最初抬起腳跟及舉起的動作,腳往前移是屬於「住」的剎那,而在踏下的動作之後,這動作就停了。你可以看到一個動作的生、住、滅,這意謂著你了解到行走及行走的動作,或覺知行走時心的生滅。你也可以覺知心的本身,當心念生起時,心就覺知行走的動作,然後持續覺知一會兒,最後心又消失了,而這就標明瞭一舉一動的結束。

  這樣的覺知不是很微細嗎?有什麼比這個更微細的呢?再微細也是這樣而已,也就是說知道開始行走、正在行走及行走結束。

  在你抬起腳跟、舉起腳時是行走的開始(生);往前移動是中間的部分(住);當腳踏下停止動作,就結束了動作(滅)。所以這意謂著,開始行走……正在行走及行走結束。當然,你也可以觀五蘊,但此時是不必要的。

  觀生、住及滅,是為了使你能徹見到無常和變化。因此,在觀察腳的提起、移動、踏下時,就要觀察這些動作的變化,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生、住和滅的三種變化。當你觀到事物變化過程中的生滅,就會見到無常。

 

[觀無常]

  下一步是觀無常,「無常呀」,在你抬腳時、踏下時,都要了知無常。舉起時,默念「無常呀」;向前移動時默念「無常呀」;踏下時也默念「無常呀」。這意指你已見到色身的無常變化,也就是正在動作的腳是無常的,同時你也會見到覺知腳的動作的心也是無常的。早抭ㄛO無常的,因為心正在覺知舉起腳的動作的「開始」;覺知腳向前移動這是「住」;當心覺知到腳踏下,便是覺知到「滅」。我們把覺知的點分成幾部分,是為了能觀察變化的剎那,如果不分成幾個部分,就會發現很難覺知到其變化的情形,而且也無法深入理解佛法。

  觀無常即觀變化,觀每個發生在我們活動中的變化,無常的定義是觀察每個活動的變化。當人能見到腳、腿各種身體變化的特相,及見到覺知每個動作的心的變化時,那麼他就能體解到身心五蘊的無常,也能見到每一舉一動的無常與生滅。

  當見到無常時,可以默念「無常呀」;腳舉起時,默念「無常呀」;向前移動時,默念「無常呀」;踏下時也默念「無常呀」;默念這句話,就如打釘入木使之更牢固一般,當你見到無常剎那相續後,將能持續不斷地照見無常,再也不會執著於「常」了。

 

[觀無我]

  接下來是學習觀無我。每當移動時,你將會見到它只是個合乎自然本質的動作,沒有「我」的存在,也沒有靈魂,不論那裡都沒有「我」,只有自然,只有自然的生、住、滅……生、住、滅……生、住、滅。

  當你舉起腳時,默念「無我呀」或「沒有我呀」而不說「無常呀」;舉起腳時,說「沒有我呀」;腳踏下時也說「沒有我呀」。當你觀察任何一種特相或狀況時,會發現它們無我的本質,而且正在覺知這種種情況的心,其本質也是無我的。它是自然存在的、自然運作的,不管你怎麼行走都沒有「我」的存在。

 

[觀放下]

  接下來,要學習觀放下或去除執取或捨棄,這與前面所說的道理是相同的。行走時,覺知正在移動的腳、步行的動作、步行的方式及步行的狀態。當你產生感受、回憶或念頭,或對事物的覺知時,只是視之為自然形成的產物,沒有自我概念的成分,就不會執著它,也不會因愛、恨或其他原因而產生執取,因為這些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的概念。如此一來,在行走的動作中,就不會覺得腳漂亮、走路姿態優美或覺得舒服等,只要將它視為自然現象就夠了,如此就會從愛的束縛中解脫。用來行走的腳、行走的動作或行走的目的等,這些並不會組成自我概念。因此,就會從執著中解脫出來,從過去經常執著、未曾有的執著或未來將會有的執著中解脫出來。當以此種方法觀走路時,就不會有任何執著,因為我們覺知行走就是為了去除執著,曾經或即將執取的事情,將不再有任何機會執取了。現在,要如實地感覺到不再執著,當心體驗到我執息滅時,就默念「息滅呀、息滅呀」,這就是滅除執著,你會感覺到自己正在放下曾經緊抓的執著。這麼做時,你可以使自己覺知正在捨棄的情況,捨棄呀,捨棄呀。

  這就是接近「法」的概要,世尊曾指出這是覺知呼吸的原則,首先要能見到身心五蘊,這是很重要的。見到身心五蘊之後,你就可以觀到五蘊的生滅,最後將會見到無常與無我。在無常裡,將體會到放下執著、息滅執著,從此捨離執著。

  現在應該要覺知身心五蘊,覺知它們的生滅、無常、無我、放下、息滅執著及捨離。一、 二、三、四、五、六、七,共有七個步驟,這非常重要,要清楚地經由修習內觀法門來測試這七個步驟。禪修時,應該觀察自己是否進步了,還是在那兒被卡住了,如果不斷地進步,就會順利通過這七個步驟。
 

經由內觀透視無我的本質 


  「毘婆舍那」意為「內觀」,觀身心五蘊、生滅、無常、無我、放下、息滅與捨離的本質。在你通過這些步驟之後,會達到息滅執著而且捨離的境界。此時,在心捨棄執著之後,就會獲得某種獨特的內觀能力,以前所稱的「我」,並非真正的「我」,只是這顆心而已,但是我們習慣稱它為「我」,認為是「我」在做這做那,是「我」招致這招致那,只要有「我」這種想法,就無法放下,因為我們總是活在自我的概念裡。

  一切皆無我,存在的只是自然現象,身體的姿勢只不過是依自然法則而變化的色蘊。因此,若有人問:「誰在修內觀?」你要如何回答呢?如果回答:「是『我』在修內觀」,那就不是內觀了。這個重點在於如果能正確地做事,心會因為正念而愈來愈有智慧和力量,心會自然開發出潛能。別說那是「我」,或「我」在修內觀,是「我」證得初果,「我」證得阿羅漢等,這些都是自認為「我」在修內觀,而以自己的標準來評量自己!

  希望你們明白修內觀的目的是為了去除自我。假如是「我」在修內觀,那如何去除「我」呢?所以我們必須明白這點:修內觀是以去除「我」為目的。那為何我們要修內觀呢?這是一般人的表達方式,是世俗的說法,也是約定俗成的說法,這種說法是在有自我概念的架構下說的。然而我們應該修習內觀以去除煩惱,而息滅煩惱是為了走向解脫道,獲取涅槃的果實。如果我們是在「法」的架構下而說,就沒有「我」或「人」,只有「法」,它就是自然,而所謂的自然,就是身心五蘊。心是屬於心法,當心法被調伏、改變與開發後,它就會在「法」中進步成長,最後會獲得解脫。一般人的說法是:「我們」解脫了,或「某某先生」解脫了,這是世俗的說法,它並非真理,只是約定俗成的說法,正確的說法是──心已經解脫了。

  若有人問:「是什麼解脫了?」你應該回答:「是心解脫了」,經過開發、調伏的心解脫了,這就是真理。如果依照世俗的說法則是「某某先生」解脫了,但將煩惱捨棄,獲得解脫的是心或心所法。

  如果一直保有圓滿的內觀,就能真正地滅除自我──「我」或「我所有」,它們就會完全瓦解、滅除,「我」或「我所有」將不會有立足處或住著點,這些將被完全地瓦解。某人可以說「我」或「我所有」已完全崩潰瓦解了,同時也可以說自我的概念和我執已全然瓦解了,「我」和「我所有」完全消解了,這就是我們對心及為心所做的事,心也會因此而打開慧眼,觀見事物真正的本質,觀見姿勢原來是由因與果依照緣起的法則而成的,其中沒有「我」或「我所有」。
 

先「止」後「觀」 


  剛才結束的是內觀的部分,現在開始的是「止」的修習,首先,覺知雙腳的動作:舉起、向前移動、踏下。你也可以依個人想分幾個步驟,就分幾個步驟來覺知,直到一心專注,定下來為止。而「禪觀」的目的是為了觀身心五蘊、五蘊生滅、無常及無我,這就是修「觀」(毘婆奢那)的目的。人們開始是修奢摩他或修定,然後繼續修毘婆奢那或內觀,止與觀是不可分割的。「止」就是覺知腳舉起、向前移動、放下的動作;而「觀」就是見到這些動作都只是自然現象,沒有「我」的意涵存在。止與觀就像是雙胞胎,任何時候都是和樂的好朋友。巴利經典說到止和觀時,兩者常常同時出現,它們就好像是老朋友或雙胞胎似的,密不可分,也像身心五蘊無法分開一般,如果把它們分開,就什麼都沒有了。我們必須指出身心二者猶如雙胞胎,所以止與觀就如老朋友一樣是不可分割的,止不能沒有觀而存在,但為了便於修習,我將止與觀分別放在不同的章節說明。因為它們互相關連,我們可依止觀的順序修下去,有些人甚至沒有察覺到其中蘊藏著止與觀,而視之為一個整體的禪修法。
 

覺知每個變換的姿勢 


  現在你已經知道行走時如何修止和修觀的方法,已經了解整個步驟,現在還要知道一些相關的知識,那就是覺知每個姿勢的變換。

  假如你已經坐了很久,感到疲憊或想睡覺,此時你可能想起來走動一下,那麼你先要覺知現在打坐的姿勢,然後很清楚地覺知自己要改變姿勢的念頭。你們都知道由坐到開始站起來的連續動作吧!首先,將膝蓋伸直,然後站起來開始走路,必須覺知每個動作,別漏掉任何動作,在還沒覺知前,不要站起來,在還沒覺知時不要移動腳,這就是姿勢變換的過渡期、轉接點。要學著覺知從一個姿勢換到另一個姿勢,因為它是慢慢地改變的,所以必須看好每個導致改變的步驟。現在你是以平常的姿勢坐著,要站起來該怎麼做呢?先移動雙腳,把手掌心向下,壓著地板托起身體,然後慢慢地站起來,站穩之後,你才開始向前邁進。這時你必須覺知:腳舉起、向前移、踏下來等動作,像這樣持續不斷地保持覺知,一定能夠熟習每一種姿勢。

  你的正念不會中斷,而由正念輔助的覺知的心也不會停止。此時如果出現了障礙,你會及時知道,然後要繼續不斷地覺知這個障礙,直到它消失為止,最後再回到你開始覺知的對象上。

  以上所講的是通則,之前我曾說過這個原則:當干擾生起時,轉而覺知它,在你看清它是什麼時,它就會逐漸消失。這是因為集中的覺知力使得干擾心念的催化劑無法增加,甚至消失。干擾消失之後,就可以重新回到原來覺知的對象上,以這種方法對治干擾,你的覺知力就不會被任何事物打斷了。

  以上這是對覺知行走修法的詳細說明。這些是我們必須要學的,要學著依照正式的禪修方法來行走。

 

在日常生活中覺知行走的方法 


  現在來談談非正式的禪修法,也就是第二種行走的方式。稍早我曾說過,有兩種行走的方式:一種是正式的禪修法門,另一種是日常生活的行走方式。第二種行走的修法並不是在禪修中,你可能是走在田園和市場裡,這些雖然是屬於一般的走路方式,但是我們也可以從正式的覺知行走中得到一些法益。平常走路時,如果常常覺知行走,也會有較好的覺知力。因為我們已經從不斷地訓練覺知中,開發出很高的覺知力,不論走到那裡,都會走得比以前更好,這稱之為「覺知地走路」,與漫不經心地走路不同。如果我們一直不斷地培養覺知力,連平時走路也會充滿覺知,而這也就是依正念而行走,依覺知而行走。

   當心擁有覺知時,就能平穩和安詳自在,就能不受傷害地走,不會被絆倒或受傷,可以走得平穩又快樂,真的非常喜悅地走著。當你繼續聽下去,就會明白我所謂「喜悅地行走」的意思。好了,為了要使它更完整,我會更進一步詳細地說明「覺知行走」這個主題。

 

觀行走可使行止正確、離苦得樂


  一但我們徹底地覺知行走,就會確實以完全的覺知力,微細並警覺地行走。因此,你知道什麼是合宜又有教養的行為,也會了解如何才能有禮貌又安詳地走路。你會知道不同社會的風俗習慣及規範,而且也能以令人歡喜的方式行走。

  以這種方式行走,你將會很健康,身心二者健全發展。以覺知的方式行走將使身心二者都健康,這是個鍛鍊身體的好方法,有需要鍛鍊身體的話,可以儘量如此做。然後你會說它幫助你保護自己的生命,這就是第一個好處。依覺知而行走為你帶來健康和平安,而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幸福。

  在內觀法門中,依覺知而行走,是一種沒有自我概念,也沒有任何「動物」或「人」之概念的行走方式。若能以內觀的心來行走,也就是以訓練良好的正念、覺知力與智慧來行走,我們會覺得事事順利,一切都沒有問題。請記住這句話:「一切都沒有問題」,人只要覺得一切都沒有問題時,就不會有不快樂的原因。所以無論是行、坐、臥或做任何事,只要覺得一切都沒有問題,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沒有問題,那就是「一切都沒有問題」了。

  「正確」就是沒有錯誤。如果行、住、坐、臥的姿勢都很正確,一切就會沒有問題了。當覺得一切都沒有問題時,我們就會感覺安穩,也會覺得輕鬆和愉快。

  當我們覺得一切都沒有問題時,心將是平和、冷靜且愉快的。英語中有個完全相同的說法,「沒問題」(All Right)是使用英語的人常說的一個詞彙 ,懂英語的人可能早已注意到這點。看吧!如果我們有正念或覺知力,就不會犯錯,當依著正念做事時,我們就不會犯錯,一切就會沒有問題,當我們自覺一切都沒問題,就會比一般人更幸福,這就是幸福、快樂的感覺,是一種超越一般人所感受的,更高的幸福與快樂。

  因此,我們應該以正念和覺知的方式做事,就會有一切都沒有問題的感覺。泰國人很少用這種語詞,但是講英語的人有說「沒問題、沒問題」的習慣,也許一天中還超過十次,雖說「一切都沒有問題」,但不知道是否真的一切都沒有問題,但「一切都沒問題」的確是最好的表達方式。如果我們具足正念和覺知力,同時也覺知「一切都沒有問題」的感覺,那麼我們真的會很快樂

  這是觀照行走的另一個好處,它有宗教及佛法方面的特殊好處,也就是它能根絕罪源、利益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種會萌生快樂的方式來行走,也可以學習在任何一種姿勢中都能保持愉快,行走時謹記「一切都沒有問題」這句話,不論走到寺院,走回家或走到任何地方,就會覺得一切都沒有問題,一切都很愉快。因此,距離不是問題,因為你覺得一切都沒有問題,一切事務對你而言,都是很有利的,即使無法到達涅槃彼岸,你已經從行走的修習中獲得許多利益了。所以,要好好的專心覺知行走,要把它做好,依循我所說的去覺知行走。雖說它是一種宗教行為,但走出佛寺,處於一般人之中時,只要能覺知到每件正在做的事,你就會發現一切都沒有問題,如果能這麼做,就可以說已經嚐到了法果的真味,正朝向涅槃的境地,無論是什麼姿勢,都會覺得一切都沒問題。

  我建議並提供你們這個訊息:希望你覺得一切都沒有問題,在一舉一動中都這麼練習,不論是行、住、坐、臥、吃喝、沐浴、上廁所、洗碗筷或拖地板等。無論做什麼,都請保持一切都沒有問題的感覺去做,如此一來,將無時無刻不在快樂中。當你擁有正念或覺知力時,就能確定一切都沒問題。你可以將動作分成幾個部分覺知,你會發現這麼坐是對的;這麼舉腳是正確的;那麼走是對的;這麼做或做任何事都是對的,因為有正念就不再有什麼錯誤的事了。

   讓我們擁有一個新生命吧!現在我們再回到原來的重點:要使心具足完全的正念,完全且微細的正念,才能感受到一切都沒問題。來到佛寺是對的,抱著一切都沒有問題的心境走到佛寺來,一路上都是愉快的感覺。沒錯,來到佛寺是對的,你做了必須做的事,然後回家。回家也是對的,在家裡也是一切都沒有問題,無論你必須做什麼:吃、沐浴、上廁所等都能將每件事做好。在廚房時,不論要挑柴火、生火、煮飯、把鍋放在爐上,等它煮熟等,一切都沒有問題。切記一切都沒有問題,你就會快樂了。

  「正確」(right)這個詞的衍生義,是指開悟最正確的八個條件──(八正道),佛陀肯定只有這八個條件──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當你依此步驟修定和修觀時,將能完成八正道,如果你不了解,以後可以向我反應。你看,當你練習舉起呀,向前移動呀,觸地呀……時,就會了知你正在正確地行持八正道。首先,因為沒有做錯,你真的具足了正見、正思、正語,然後修沒有錯誤的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而這些構成了無上內涵、境界和規模的八正道,它能使苦滅盡,並自動地將苦息滅。

  關於行走的修持法。首先,我提到了正規的覺知行走的方式;其次是寺廟外的行走方式,也就是不像正規的方式分成幾個步驟來觀察行走,如果你走得好,走得對,也能得到相同且令人滿意的結果,而且任何姿勢都是一樣。這裡有二種意義:其一是與宗教和涅槃有關,另一個是與居家生活有關。不論是行、住、坐、臥、吃喝、上廁所、沐浴或任何姿勢,請以正確的方式做它,努力把它做好,直到覺得這麼做很自然,這麼想很自然,這些是屬於科學的範圍,也是自然的本質。然後你就會了知,若能如此把持心念,或以此方式訓練自己身體的行為,那麼所具備的就只是正確無誤的行為,而沒有任何令人不悅的事。

  當一個人看著自己時,就會明白一切都沒有問題……一切都沒有問題…….一切都沒問題。我們應該在佛教徒的心裡及佛教的文化裡,建立這樣的表達方式,當我們看見一切真的都沒問題,才會大喊「一切都沒有問題」。說英語的人有這種語言習慣,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一切都沒有問題,事實上他們可能是無知的,但在他們的文化裡有這樣的語言習慣:「一切都沒有問題」,「一切都沒問題」。他們常掛在嘴邊,但卻不一定都是一切真的沒有問題。只要依照佛教徒的生活,我們應該就是正確的而沒問題的。當佛教的文化談到「正確」時,它確實指「正確」的意思,就是依前述的八正道所說的正見等行為。好了,以上就是人們走路的方式,下次我要逐一說明的是站姿和臥姿。

  現在正是結束談話的適當時機。事實上,我也說完了,可以在此暫停,其他時間留給比丘們念誦經典,藉此激勵、強化你們的禪修力量。
 

觀站姿


各位虔誠的法友大家好:

  這次演講是紀念瑪迦撲加節所舉辦的「核子時代的止觀禪修法門」系列演講第五次開示,主題是「觀站姿」,我會重提前章所說的部分內容,當做是觀站姿的基礎,但類似的內容則不再詳細敘述。

  在第三次開示時已講過覺知呼吸的一般原則,這些原則適用於任何姿勢,可以用來覺知各種感覺、行動和性情,你必須能分析這些動作的特質,這也是本系列每一個主題最基本的核心教義。例如覺知呼吸,必須清楚地感覺呼吸的進出,每次皆默念「吸入呀、呼出呀」。每次都必須默默地告訴自己「吸入呀、呼出呀」,不需要大聲地念出來,只要打從心裡念,用心告訴自己「吸入呀、呼出呀」,真的感受到這種情形時,默念才有用,不只是呼吸的進出,其他你所覺知的對象也是一樣。

  我已經講過行走的姿勢,我們必須學習覺知每個姿勢,如此才能在自己的餘生中,隨時保持覺知而不中斷。每天我們都做許多種動作,主要有行、住、坐、臥的姿勢,另外還有較瑣碎的姿勢,如伸腿、彎身、往前後看、吃喝、沐浴、上廁所、擦桌椅、拖地板等動作。無論做什麼,都要以最完全的覺知力來做事,每次做事時,就告訴自己正在做什麼。上一次我將行走的動作講得很詳細,心中回想一下上次開示的內容,如此將有助於你應用這些觀念了解來本次開示的內容。

  行走的修觀比其他姿勢還來得重要,如果能正確地專注於走路,將可以得到比其他姿勢更好的內觀智慧,這種智慧不但清楚、穩固而且精密。你必須以特別敏銳的專注力來覺知行走,由於需要有極佳的敏銳力,因此會產生更深入、更堅固的覺知力,所以我才會說應該好好專注於行走。

  今天我的身體狀況不太好,不能像以前那樣得講太久。所以今天有關站姿的部分,只能做個簡短的說明,但該說的我一定會說,不會略過該講的部分,你們要專心地聽,講完之後,會放一些相關的錄音帶給你們聽。

 

觀站的種種姿勢 


  你們必須了解,站姿和其他姿勢也是相互關連的。例如現在坐著,但也可能變換成站的姿勢。在這轉換點上,必須有很好的正念或覺知力告訴自己正在更換姿勢,姿勢即將變換,姿勢即將變換,將從坐姿開始轉成站姿,然後才開始轉換姿勢,此時,我們轉換姿勢的動作要緩慢、漸進,必須了了分明每一個動作的變化。

  假如你現在坐著,然後想改變成站立的姿勢。首先,你必須告訴自己,先清楚覺知現在坐著的感覺。可以默念:「坐呀、坐呀、坐呀」,必須清楚自己正坐著,然後再站起來,感覺要站起來時默念「起身呀、起身呀」,一直持續下去,不要停止,「起身呀、起身呀、起身呀」一直默念到身體完全站直為止,最後告訴自己「站呀、站呀、站呀」。

  如果你有其他細項的姿勢,如雙手交叉在胸前,也要感覺到雙手正交叉:「交叉呀、交叉呀、交叉呀」,自始至終都要保持覺知。

  假如現在你正在行走,想從走的姿勢換到站的姿勢,你必須感覺到自己正在行走,「走呀、走呀」,保持覺知,繼續覺知「右腳呀、左腳呀」,然後是「右腳停呀、左腳停呀」,接著是雙腳站著不動,這是由行走到停下來的方法。這些動作完成之後,可以繼續感覺站立的姿勢「站呀、站呀」,由於這還是屬於粗層次的覺知,你可以先只覺知站立的姿勢,「站呀、站呀」,如果想知道得更微細,可以去覺知伸直身體的感覺,或放鬆身體的感覺,當身體完全停住時,可以默念「站呀、站呀」。

  站著時,如果有隻腳特別放鬆地站著的,那就要覺知這隻放鬆的腳,「放鬆呀」,站著時也可以覺知呼吸:「吸入呀、呼出呀」。在第三次演講時曾提到有個原則,那就是如果有外塵或感受干擾了覺知,你就應該先覺知這些干擾,即使感覺到身體傾斜或歪了等,自己也應該保持覺知,直到傾斜感消失,再回到原來覺知的姿勢上,而此時是觀站立,所以是「站呀、站呀」,這就是覺知站姿。

  當你站著時,應該清楚地覺知禪觀的對象,依照這樣的方式不斷精進,直到你達到最高的法則,而彼時你將感覺到執著被根除了。這聽起來和你從其他教派學到的相當不同,但一開始我就說過,這是針對核子時代所作的演講,因此它是一種捷徑法門。此捷徑快速地達到一心專注的境界,然後就可以轉觀無常、苦和無我,無須修證到根本定,只須覺知精要的佛法要義即可。
 

觀五蘊 


  在你觀站姿,「站呀、站呀」時,徹底地觀站立的姿勢一陣子之後,可以繼續觀身心五蘊,也可以依照第三次演講所說的程序去觀。簡單地說,就是應該清楚地覺知站立的姿勢,而這種覺知是屬於心法,所以要覺知它是「名呀」(nama);但是站立的方式、姿勢和腳等,這些是「色」,當你在感覺色法時,就說「色呀」;感覺到心法時就說「名呀」。

  你應該如前面所說的徹底了別身心五蘊,試著不斷地來回複習,可以使你更敏銳地覺察名、色這兩個名相,徹底地練習這個方法吧!

  如果想覺知五蘊,就必須覺知用來站立的身體部分、站立的方式及姿態,如此就是覺知色蘊。

  此刻如果有任何感覺,例如:痛、疼或任何其他的感覺,就必須立刻覺知它,「受蘊呀、受蘊呀、受蘊呀」。

  如果回憶起過去,即使是想著站立的姿勢,也要保持覺知,默念「想蘊呀」。

  如果思考時,要覺知它就是「行蘊呀」,如果有任何事物出現在意識裡,例如:影像、味道或任何的外塵等,應該覺知這是「識蘊呀」。覺知時,不要有任何遺漏,也不要脫離了覺知的範圍。

  即使處於站立的姿勢也可以覺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運作的許多情形。當你敏銳地覺知這些,你很快地就能了解什麼是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以上就是所謂的覺知身心五蘊。
 

觀生滅 


  現在我們來談下個步驟。你要更進一步的覺知生滅、生滅。在「法」的語言中,「生」意指「運作」,也就是運作正在生起;「滅」指是就是「停止運作」。坐著時,坐姿就「產生」了;站著時,站姿就「產生」了。當姿勢改變時,可以說某個姿勢「滅」了。從粗的層次來說,可以先覺知站姿的「生」,然後覺知站姿的「滅」;當生起一個站姿時,可以默念「生呀、生呀」。而當不再採取站姿時,應該先感覺動作的停止,「滅呀、滅呀」這是粗的覺知姿勢的方式。

  更深而微細的層次就是覺知身體、感官所緣及事物生起的點。然後可以對自己說:這個、那個生起了。在覺知色蘊時,你可以觀察色身的運作;覺知站立的姿勢時,也可以觀察身體的動作,這叫做「所造色」;你也可以覺知構成姿勢的肌肉和皮膚,這也是覺知身體的運作過程,這種物質元素源於「大種色」,也就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造色」是指姿勢的外觀及行為,不論它是明顯的色身,或只是隱而不現象。它們都是色法。當心覺知色法時,可以默念「色呀」,而覺知到色法的生起時,則默念「生呀」;觀察它消失時,就說「滅呀」。當有任何感覺產生時,也說「生呀」,當感覺消失時,則默念「滅呀」。

  如果沒有真正體驗到這些情況,不要開口念這些詞,一定要先清楚地覺知到之後才說「生呀」或「滅呀」,你要知道,這可不是朗誦書本,要確實感覺到才念。當想蘊生起時,默念「生呀」,而當它消失時,則念「滅呀」;當行蘊產生、消失或識蘊產生、消失時,也是同樣說「生呀、滅呀」。不要只是念誦這些詞,也不要還沒體驗到時說,在你念這些詞時之前,心是要清清楚楚的,而且只是默念,不用大聲說出來。「呀」表示一種正在產生的覺知力,一種正產生的覺知力。

 

觀無常 


  下一步是觀無常東西。已經存在的,下一刻可能會消失,這就是無常呀、無常呀;這個姿勢現在如此,待會兒就不是這樣了,這也是無常呀、無常呀;現在的感覺也是一樣,過一陣子就消失了,這是無常呀。你必須實際體會無常,甚至感覺自己本身也是有生有滅的。至於想蘊,有時我們想起這個、那個,稍候可能又忘記了,這就是無常。應該儘量看清楚無常,然後對自己說「無常呀」,這麼做是為了觀身、心兩者,也是為了觀色、受、想、行、識等五蘊。

  現在你已經知道,要以覺知的心,或細密、成熟、純淨和平靜的心來做事,唯有以這樣的心做事,才能將事情做好,如果你能辦好事情,可以說是個細密、成熟、純淨及平靜的人。當你覺知從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時,就是正在觀察「無常呀」,要不斷地告訴自己:「無常呀、無常呀、無常呀」。為使大家便於了解,選擇一個對你來說最短而且最容易鮪解的表達方式,如果你喜歡「無常」這個詞,可以說「無常呀」;但是如果比較喜歡巴利語的「阿尼恰」(aniccam),你也可以說「阿尼恰呀」(aniccam-ya)。
 

觀無我 


  接下來是觀無我。每個外塵都應視為過眼雲煙,它就是這樣而已,是自然的一部分,沒有所謂的「我」、「有情」或「人」的存在。

  例如覺知呼吸時,就會知道呼吸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它隨著自然法則運作,就是這樣而已,沒有一個會呼吸的「有情」、「人」存在。世尊曾說:呼吸是自然的一個要素,如此而已,既沒有什麼「有情」,也沒有「人」的存在。它的本質說來話長,但只要能覺知沒有一個「我」,「無我呀」就夠了,「無我呀、無我呀」。如果是從覺知氣息的長短開始,也能以覺知無我結束;如果感覺生起,你也會知道它是個過眼雲煙的事件,它只是一個依循自然法則生起的感覺,沒有什麼「人」或「有情」存在。

  讓我們更詳盡地了解無我。這事說來話長,也很難覺知所有的事情,但可選擇簡短的句子來進行覺知,如「沒有『我』呀、沒有『人』呀、『無我』呀」。你可以依此步驟,覺知無常及身心五蘊,也可以從每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中觀察無我,現在以觀無我取代觀無常,你可以見到無我,「無我呀、無我呀」。

  當你站立時,要將站立視為自然的產物,沒有一個「我」在站立,沒有一個「站立者」,它只是自然存在的一種姿勢,無我呀、無我呀,你也可以用巴利語來說「阿那塔呀」(anatta-ya)。

  不要忘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如實地去感覺。你必須要實際地去覺知、感受到沒有一個「有情」、「人」或「自我」存在,只有站著的姿勢,它是自然存在的,是隨著緣起法則運作的,就只是這樣。沒有「我」、「人」、「有情」、「生命」或「靈魂」在站立,最根本的是只有依照自然而生的站姿,它是自然元素,是依照自然法則而有的站姿,沒有一個實體,沒有「自我」,也沒有「人」的存在。一旦你覺知到這樣的情形,就可以說:「沒有『我』呀、沒有『我』呀、沒有『我』呀」,沒錯,這就是覺知無我的方法。

  總而言之,沒有一個「站立者」。你正站著,要觀察沒有什麼「人」站著,如果你不了解這點,聽到這樣的話,會誤以為這是瘋人瘋語,甚至會覺得此話是有惡意的。是的,如果不了解,可能會大叫「這簡直是瘋了」!但是,現在你正在感受、覺知每個姿勢,發現一切事物都隨著自然法而生起,特別是依照緣起法而漸漸地產生。當你在觀察到站立的姿勢時,例如:站呀、站呀,在其中怎麼可能會有個實體或「人」?如果有個感受生起,你就要轉而覺知感受,受呀,就是這樣,那就是所有的了呀!受呀、想呀,沒有什麼「人」在運作著受、想、行和識。

  為什麼我們要這麼精進修行呢?因為要觀見色、受、想、行、識等身心五蘊的真相,一旦發現了,就去覺知它們。最後的結果將會是:「哦!這是依照緣起法而自然生成的,依照此方式而運作的,我們稱之為『色』、『受』、『想』、『行』、『識』」,或要怎麼稱呼它們都可以。以上就是觀無我的方法。
 

觀放下 


  現在我們進一步地來觀放下。要放下什麼呢?要放下執著,從無明顛倒所生的執著中解脫出來。無明增長我執,無明增長這是我、我自己、我的感受、我的思考、我的行、我對某種外塵的感受、我的感官所緣等執著,這實在是無明,這種執著產生了「我」的感覺。

  由於你們仔細分析自己,並將它分成許多小部分,你將會看到沒有「我」的存在。這是真正的命中要害,經由此方法將能放下我執,也將從愚蠢的執著中解脫出來。即使只是稍微地放下,只要覺知到它就默念「放下呀、放下呀」,這就叫做「離欲」(Viraga),即「放下執著」,放下呀、放下呀,告訴自己「我的執著正在鬆脫呀」,無論如何,要注意別讓執著再度生起,別讓「自我」的感覺再生起,千萬避免使用含有「我」或「我所有」的字眼,這麼做是為使你能見到一切只是自然的現象罷了,然後你將不會再執著某物是「我」或「我所有」。

  經過若干程度的分析之後,曾經愚笨地執著一切並因此和別人爭執的你,會發現事實上「我」並不存在,種種感受根本不能構成一個「我」。

  告訴你吧!感受是最邪惡的事,它是執著的根本。而省察自己,你將會發現感覺是執著的根本。例如:這是快樂,那是痛苦……這是美的,那是不美的……這是可口的,那是不可口的……,總是存在著喜與惡的二元對立主義。因此,當感覺生起時,要去覺知它。當學會去分析比較不同的感覺之後,就會發現它們通通都是一樣的,它們不是苦就是樂。它們從那裡來的呢?無論它們從那裡來,它們都是苦的根源,也同樣是愛染與執著的所在。我們會渴望並執著快樂,而拒絕痛苦的感覺並視之為仇敵,這就是萌生「自我」的所在,也是產生「自我」和「他人」、「我這邊」和「他那邊」、「朋友」和「敵人」的根源。

  感覺可以隨處生起,因為它們源於苦、樂兩種因素,而這兩種因素就是所有問題的所在,如果沒有苦、樂這兩種因素,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人可以愚痴地、安靜地活著,不扮演任何角色,但只要苦、樂的感覺一出現,趨樂避苦的執著就會蠢蠢欲動。

  說的更深入一些,當今世界到處充斥著許多的傷害與怨恨,原因在於犯罪者被性慾及感官刺激的感受所操控,這些全都是短暫一現之快樂的情緒化瘋狂行為,如果有人執著這些感官的快樂,並以之為最高的追求目標,他就會開始想作奸犯科,在一瞬間什麼事都做得出來,而人們也就很快地嚐到自己所造的苦果,這完全是瘋狂的行為,但是卻可使一個人對它極度著迷,為之孤注一擲,冒生命的危險。

  如果我們以下述的方式來思考,就不會那麼沉迷於感覺。那就是,把感覺看成是自然法則的結果,沒有「我」的概念存在,感覺也就不會有依附的基礎,也不會將幸福、快樂看成是人生最高的目標,依照這種方式,我們終會放下執著,不會被感覺導入歧途,因為感覺是妄想顛倒的源頭,愛和恨也是妄想顛倒的根源。如果能這麼想,就比較不會陷入困擾之中。

  所以,問題來自「感受」,不論任何人,即使是小孩也會有愛、恨、害怕、焦慮、渴求或嫉妒的感覺,這些都是不快樂的根源,因為它們會造成執著。如果不再執著那些感受,就不會繼續有愛、恨、恐懼、憤怒、羨慕和嫉妒。

  因此,每一次你覺知到感覺,就能從執著中解脫出來,即使是一點一滴地去除,終究會根除不好的、天生的個性和其他陋習,一切都會改善。禪修時,應該好好地覺察這顆心,你將會看見心中如何生起觀慧,並且如何從執著中解脫出來,然後你可以默念「放下呀、放下呀、放下呀」,每默念一次,就代表觀慧又增強了,仔細觀察心是如何變得放下,放下,放下。此時的重點是覺知放下。
 

觀息滅 


  下一步就是觀息滅的狀態。在經歷了放下、放下、放下,最後達到息滅執著的境界時,默念:「息滅呀、息滅呀、息滅呀……執著息滅了」。「我」、「我所有」已經息滅,當你觀知息滅的情形之後,就默念:「息滅呀、息滅呀」。在此觀息滅的階段,要一絲不苟、細心、成熟地覺知它。

  總而言之,此時你正在同一種姿勢上修習立基於止與觀的一心專注和覺知力,這也就是什麼稱它為「核子時代的止觀禪修法門」的原因。我們身處於不可能放慢腳步的核子時代,所以修法也不能太慢,這就是必須用如上所勸告的方式來修觀的原因。舉例來說,我們必須觀站姿,分析身心五蘊,觀察它的生滅,注意它無常和無我的本質,然後體會從那狀態中放下的過程,在觀察執取已經息滅了之後,最終也將見證到捨棄最後的執著,這就是觀站姿的內容,也就是觀站姿的概要說明。

  關於觀站姿,我再補充說明一點:你只能在限定的時間內修習它,它並不像坐姿或行走那麼方便。因為要觀站著的感覺時,你必須保持站著不動,因此這種修法就會有時間的限制,當然,這是當你想修此法,或必須修此法的時候,就可以覺知站姿,也就是說,當你站著的時候,你就可以觀站姿,或著當你想站著的時候,也可以去覺知它。這是必須的,因為我們要在一舉一動之中修行。

  如果你要靠支撐才能站起來,那就倚靠支撐物修觀吧。在這樣的情況下,覺知依靠物或與依靠物接觸的感覺,此時可以默念「倚靠呀、倚靠呀」,或知道「硬的呀,軟的呀,粗的呀」,也可以明確地說出任何一種真正經驗到的感覺。

  我已說完觀倚靠著的內容,現在就結束觀站姿這個主題,我已經很疲累,頭暈得像是正坐在水上打轉的船上一般,所以,演講就此結束。

  好了,現在是結束本次演講的適當時機,比丘們誦經之後,可以聽聽帕央(Payom)法師演講的錄音帶,這錄音帶已被禁播了,我也還沒聽過,所以可以一起聽。

  今天就講到這裡,其他時間就留給比丘們誦經,藉此激勵、強化你們的禪修意願。
 

 

觀臥姿及其他 


各位虔誠的法友大家好:

  這次演講是紀念瑪迦撲加節所舉辦的「核子時代的止觀禪修法門」系列演講第六次開示,要講的主題是「觀臥姿及其他姿勢」。

  我不再重複已經說過的部分,請你們簡單地回憶以前課程中有利於今天禪修的重點,你可以把覺知呼吸的技巧,用在觀站姿和臥姿上。

  現在我要談到觀臥姿及其他動作,如:吃、喝、沐浴、排泄、穿衣、說話和沈默等。無論做什麼,你都可以用相同的禪修原則,它們之間只有小細節上的不同,只要自行觀察後就會知道。

 

觀臥姿 


  躺下之前,先觀察你正在改變坐姿,也就是必須從觀察前一種姿勢開始,絕不可能從站姿或行走中立刻變成臥姿。首先必須先坐著,然後再躺下,因此要覺知每個動作,觀察如何從這個動作轉換到下一個動作,這點前面已經講過了。

  接著觀察躺下的動作,心中默念「斜躺呀、斜躺呀」,無須出聲,當彎下身體時,默念「斜躺呀、斜躺呀、斜躺呀」,當全身完全躺下時,默念「躺下呀、躺下呀、躺下呀」。

  這種禪修的方式聽起來似乎有點可笑,但這是培養覺知力的方法,如果你想知道怎麼一回事就要做做看。但是不要隨著動物的本能發出「呀」,即毫無知覺地念「呀」。如果認為是「你」或「我」在禪修,那你的我執程度就確實很深了。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觀察每個動作、姿勢只是一種自然緣起的現象,是我們給予它們種種的名稱,事實上並沒有一個「我」在睡覺或躺著。因此非常精確、清楚地覺知到這只是躺著、躺著、躺著的動作。沒有「人」在做躺著的動作,這才是正確、明智的觀察方式,否則你就會依著動物的本能來觀察它,「我」躺下……「我」躺下……「我」躺下,這實在是我執的表現,應該觀照每個動作和姿勢都只是自然緣起的現象,放下我執,「它就是那樣呀」。這就是有智慧的禪觀方式。

  為何要說「呀」?這是為了提醒你要覺知自己正在做什麼,如此覺知力將會是完美、圓滿且明利的。它隨時都是完美、清楚、明利而且小心謹慎的。對!只要知道每個姿勢都只是自然緣起的現象,依著自然的法則,除了「躺」的動作外,沒有別的。為了能更微細地覺知,你可以覺知躺下時的二或三個步驟:傾斜、接觸、躺下,這就是躺下的過程。傾斜呀……接觸呀……躺下呀。

  不應該有自我的概念,或任何與「我」有關的想法,當每次說「呀」時,應該明白這只是個自然緣起的現象而已,你會從中獲取智慧。持續不斷地覺知每個姿勢,就是發展正念的方法,你將可獲得正念、智慧和一心專注,試試看就知道。

  你也可以把躺的動作分得更細來觀察:傾斜呀、往下呀、接觸呀、碰地呀、躺下呀。繼續保持正念,繼續覺知,正念就會是完美且敏銳。

  完全躺下後,你可以觀察呼吸,依照我在第三次演講裡所說的方式,覺知呼吸的生滅、無常,覺知受、想、行和識的生起,觀察五蘊的無常,即使正躺下時,也要觀照它們。以上是臥姿的禪修方法。

  想睡的時候,也可以觀照想睡的過程。首先,以覺知呼吸開始,當你打瞌睡時,就對自己默念「想睡呀、想睡呀、睡呀、睡呀、睡呀、睡呀」。讓自己進入睡的狀態……睡著呀。想想睡之前,也要覺知到你要醒來的時間,告訴自己要睡多久,自己就會自動準時地醒來。例如你希望三點起床,先試著使自己想到三點時要醒過來,它就會烙印在心中,時間一到就真的會醒來。

  剛醒來時,先不要動,也不要立刻起來。首先覺知自己正在醒來,然後對自己說「醒呀……醒呀」,不要匆匆忙忙地起床,在告訴自己「要起床呀、要起床呀」之後,再觀照起床的動作,「起床呀……起床呀」,一直觀察,直到你坐好及站起來為止,接下來再觀照行走及其他的動作。

  這聽起來似乎很可笑,被你教的小孩們可能會以為你瘋了,但這是發展微細正念的方法,也是明智且精細的方法,用來發展正念、智慧及一心專注,而且這捷徑同時也可以培養戒、定以及智慧。

  你可能知道培養正念有兩種方式:一是在禪修時;另一則是在日常生活中。禪修時,可以嚴格地觀照所做的每個動作。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予以適當的覺知即可,不必觀察太多步驟,無須放慢動作,要知道培養正念有這兩種方法。又禪修時也可以培養自己的細心、謙和與智慧。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覺知每個動作,但無須大聲說你在做這個和做那個呀。

  說「呀」的目的是提醒自己正在做什麼,只要能持續地保持覺知,你就會獲得定力或一心專注,而當你明白這個生命是無我的時候,這就是智慧。每個覺知的當下就是正知或正念,此時自己能遵守某些原則的能力就是「戒」,然後發願持戒就不會徒勞而無功。你將如實地遵守誓約,進而培養一心專注,依戒行事比發願持戒更重要,有人認為戒是在受戒口頭發願的儀式上取得的。但事實上,戒是在禪修中取得的。「戒」是一種能夠把持自己,使自己處於良好狀況的能力,而不是大聲地說你將不殺、盜、淫等,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持自己;「定」就是能使自己把心專注在某物上的能力;智慧則是觀知事物的本質是無我的;而能使我們時時刻刻保持覺知的就是正念。因此,在禪修時,同時可以培養戒、定、正念和智慧
 

觀用餐 


  現在談到用餐的姿勢。在禪修期間,應該覺知每一個動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適度地觀照即可。

  用餐時,我想你不會站著吃或邊走邊吃,最可能是坐著吃。首先,你坐著,並以我說過的方法作觀,然後再觀吃的動作。

  用餐前也有覺知的對象,要覺知時有些預備動作。例如覺知走路的動作,而走進齋堂、走進廚房時,要覺知走進廚房的動作;注意拿起盤子、拿起湯匙的方式,覺知每個小動作。例如伸出手……伸呀、伸呀、拿呀、拿呀、舀起食物呀等。

  粗層次的練習只觀察兩個步驟:舀呀、吃呀。覺知從盤裡舀起食物及將食物放入口中的動作。

  如果你想覺知得更微細,可以觀察舀起食物到放入口中之間的動作。例如:舀起、往嘴巴送、送到嘴唇、張開嘴巴、把食物拿起及將食物放入口中、嚼碎,吞嚥呀。其中有很多步驟,你可以選擇覺得必要的步驟去覺知,這端看你要觀察得多粗或多細。

  當你正在咀嚼時,可能生起一種感覺,覺得食物很可口──「可口呀」,如此默念「可口呀」,觀這感覺,只是一種感覺而已,沒有「人」或「我」在感覺可口,覺知它只是舌頭運作時的感覺,是自然的現象。食物好吃,不是「我」覺得好吃,那只是感覺而已,那是自然現象,其中沒有一個主體,也與「我」無關。如果它是難吃的,只需覺知難吃的就可以了。

  以正念或覺知力觀察感覺,有了正念就不會被快樂或不快樂的感受所動搖,如果你被快樂所動搖,就自己,告訴自己,錯了,「快樂呀、快樂呀」,這是非常瘋狂的。總之,要觀照進餐時的每個真實的感覺,而不是有口無心地說。

  回想食物的美味與否就是想蘊,以憤怒的想法去思考就是行蘊,了別舌頭與食物的接觸是識蘊的功能,而食物本身則是色蘊。

  進食時,你可以觀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這是真的五蘊,它們並不是從教科書、課堂上或死背來的五蘊,那些聽來或背來的五蘊無法呈現無常、苦和無我的真理。

  隨著觀察的過程直到結束,你可以先說「開始吃呀」,吃完後再說「吃完呀」,依照緣起法則,一個現象接著一個現象生起,符合因緣法則的變化,其中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在做任何事,這就是無我的本質。

  不斷的覺知這個本質,最後你會對曾以為是美味的食物感到厭煩,執著的感覺也將減少,至於消滅,消滅呀……滅去呀……完全息滅呀。

  用餐後要起身時,你要先覺知起身的動作:起身呀……起身呀……站呀。如果要整理餐桌、洗碗,就默念「拿起盤子呀……拿起刀叉及湯匙呀」,只是覺知拿起的動作而沒有「我」在做事的念頭,當然這是一般自然的情形。「擦地呀」,只有動作,沒有做動作的「人」,無論清潔與否,只是觀察,如實觀照事物的本來面目,不要覺得快樂或不快樂,這就是培養正念的方法,心裡試著不要起起伏伏,或快樂、悲傷,或上上下下等。完成後,再覺照下一個動作,無論走出去或走到那裡,都要清楚覺知行走的每個動作。

  現在可以覺知喝的動作,吃和喝常常是在一起的,你可以用覺知吃的步驟來覺知喝水的動作,從拿起玻璃杯開始覺知,然後是杯子接觸嘴唇、張開嘴巴、倒水、吞水的動作,也可以觀照喝水前的姿勢,如坐、站或躺的姿勢。

  一舉一動都要明白地告訴自己:拿起呀、喝呀、吞呀、到胃呀。清楚了知每個動作,只有動作,沒有「我」,只有依緣起法則而生起的姿勢。

  這個聽起來可能很可笑,但是為了培養正念使它不中斷,就必須這麼做。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藉此增長正念,觀察自己的一舉一動,每個細小的動作都不放過,當你舉杯時,觀察動作,觀察其中每個小細節,觀察水如何碰觸到嘴唇、如何喝下、吞下等的過程,不要讓自己在沒有觀察下任意行動。

 

觀沐浴 


  現在再來談沐浴的部分,觀照是否要坐下或站著,或是想在澡堂或在河邊沐浴,覺知每個動作,然後注意沐浴的方式。你可以用一般人沐浴的方式,或用西方人常用的淋浴,如還是我們這裡常用的方法,那就是在河邊或水桶旁沐浴。

  我們一般常用的沐浴方式是用勺子舀起水來,舀水呀……倒呀,觀察每個動作的細節,觀察水如何流過全身,觀察每個小細節,覺照力不要中斷了,觀察如何舀水、裝滿勺子,舉起呀、舉起呀、倒下啊,如果覺得水重,就默念「重呀」。

  如果你覺得冷,就默念「冷呀」,如果水是熱的,就默念「熱呀」,覺得舒服,就默念「舒暢呀」,但不要被任何感受動搖心念,你可以有舒暢的覺受,但不要沉迷進去,當然這需要很微細的覺照力才行。舀呀……裝滿水呀……舉起呀……重呀……倒下呀……冷呀………熱呀……舒暢呀……這是屬於較粗層次的覺知方式。

  如果想觀見無常的本質,就要覺知動作的生滅;想了知每種五蘊的存在,就要覺知每個感覺的生起,例如冷呀……冷呀。或了知識蘊的生起──覺知感覺的存在。了知沐浴時生起的想蘊,這意味著即使在沐浴時你也能觀察五蘊,之後你就能觀察無常的本質,你將能洞見事物的無常相,也將看到干擾如何生起。事實上,要常常沐浴就是件麻煩的事,麻煩呀……麻煩呀……麻煩呀。而這一切都是無我呀……無我呀……沒有自我呀。如果你有特殊的沐浴嗜好,現在可能醒覺了一點,不會再陷入沐浴的狂熱中,執取的感覺也會鬆脫……減輕呀……減輕呀,執著的感覺會消逝呀……消逝呀、滅盡呀……不再存在……不再存在呀。

  這就是泰國沐浴的習俗,必須覺知每個步驟,如果你不覺知這些步驟,可能會沒有半點知覺地跳入水中,泰國人、西方人、中國人甚至小孩都是如此做的,他們都是心不在焉地跳入水中或是一頭栽進事情中。
 

觀排泄 


  現在來談談排泄的部分。當你想上廁所時會怎麼做?首先,覺知走到馬桶旁的動作,然後坐下,坐下啊……坐下呀。之後你會觀照到腸子在蠕動,蠕動呀……蠕動呀。或你也可以再多觀察幾個步驟,讓觀察更微細:想上廁所……感覺有壓力呀……往下出力呀……(腸內的東西在)往下移動呀……出來了呀……上完廁所呀等。之後,可以覺知清洗的動作,可以依照覺知沐浴的步驟去作觀,重點是了知每個當下的小步驟。
 

觀穿衣 


  現在觀察穿衣的動作。當然不同文化的人穿著也會不同,但是也有些共同的穿衣步驟:拿起衣服,拿起呀,穿上衣服……穿上呀。最粗層次的覺知是就觀這兩個步驟,若要更微細,就要多觀察幾個步驟:拿起呀、打開呀、抖衣呀、穿上呀。如果想覺知得更微細也可以,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了培養更敏銳的正念或覺知力。

  如果你有繫腰帶,就觀察如何拿起腰帶,覺知如何繫上,如何繞在你的腰上等動作。覺知此時生起的五蘊中的任何一蘊,不管是受蘊或想蘊,都要仔細地觀察它們,直到最後,你會看見無常的變化,這時你就會了知無常的本質。
 

觀靜默 


  現在要進行最後的部分,靜默──說話之後是靜默,說話與靜默是不可分的難兄難弟,所以在此我將提及這兩者。從前面所提到的,你應該覺知該說什麼及不該說什麼。要說話前,確實注意到說話的內容後再說出口,現在可以說呀……怎麼說呀……說出呀……靜默呀。不僅對別人說話可以用這方法,對自己說話也可以如此進行覺知,自己要清楚將說什麼……說出口呀。說完之後,再保持覺知,然後再靜默……靜默呀。

  你也可以觀察得更細微,現在該說呀……怎麼說呀……說出口呀……動嘴唇呀……說呀……結束呀……靜默呀。

  靜默時,也可以觀察許多和靜默有關的步驟:該停止說話呀……決定停止說話呀……停止說話呀……閉嘴呀……靜默呀,然後覺知靜默,長時間的靜默。此時如果有任何起心動念,就去覺知或觀察它,此外,依然是靜默,覺知它,靜默就是這樣,全然空寂、安靜和完全無聲。現在如果有任何事情發生,都要覺知它,如果有噪音,就默念「噪音呀」;如果蚊子咬你,就默念「蚊子咬呀」;如果覺得痛,就默念「痛呀」。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告訴自己「就是這樣呀……這樣呀」。藉由這種方法延續正念,就可以覺知和身心相關的每件事。

  我已經舉了許多有關姿勢和動作的例子,例如:坐、站、走、臥、吃、喝、沐浴、排泄、穿衣、說話及靜默,當然還可以覺知更多的事情,但只要能夠了解到這裡,任何狀況就能掌握了,巴利經典也是用以上的例子來說明的。

 

運用覺知觀照一切 


  你應該運用覺知的原理,覺知你在做的各種動作。

  在禪修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尋常的事物。此時,要穩住覺知力,當你看到、聽到或聞到不尋常的東西時,不要恐慌,只是去覺知它,告訴自己「聞呀」等即可。不要認為那是怪異的事,只要覺知這種味道是屬於自然的味道,一顆不明智的心,此時可能會創造出惡魔、天堂和地獄等幻象。此時,如果你恰好看到類似這些的東西,只是去覺知它,知道那只是個幻象,幻象呀。無須說出它是惡魔或其他的東西,這種正念可使自己不致於亂了分寸,經由覺知的練習,可以治好有焦慮症的人。學著覺知身體的形相,只是軀殼呀……軀殼呀,學著認知受只是受,想只是想,行只是行,識只是識。

  這些虛幻不實的外塵稱為「內觀煩惱」(vipassana-kilesa),它們是禪修時的障礙,也是虛妄不實的幻象,只要覺知它們是色呀、聲呀、香呀、味呀,它們並不是邪魔及惡鬼,只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和五蘊接觸到的部分,如此而已。

  現在假設你坐在這邊被蜈蚣咬了,不要受它的干擾,只要覺知痛及疼痛的點,只覺知痛這個特殊的點,也別過分地想像自己即將死去,否則會破壞了整個覺知的過程,試著去覺知痛的感覺只是感覺罷了。

  你可以經由自我控制、一心專注與正念的培養來拯救自己,而它的結果會是什麼?當然是智慧。證得這種智慧,將能達到醒覺,你將體會到離欲──無明、瞋恚束縛的解開,而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此時,可以默念:「鬆脫呀……息滅呀……息滅呀」。這就是超越所有障礙的狀態,超越呀。這些就是整個禪修的結果,不再有我執,凡事都只是依緣起法則生起的自然狀態,希望你們能學習緣起法則,它將使我們更易於掌握無我的意義。

  我已經說完了覺知身體姿勢的方法。現在我將結束這場演講,我覺得有點疲倦想睡,昨晚到現在一整天我都還沒睡,因為整天有訪客,沒有足夠時間睡覺,現在就覺得昏昏欲睡。好了,這就是整個觀姿勢的內容。

  今天就講到這裡,其他時間就留給比丘們誦經,藉此激勵、強化你們的禪修意願。

法音叢書 8 《內觀捷徑》

著者──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
譯者──香光書鄉編譯組
    翻譯:吳政益
    審譯:釋自拙
    譯註:釋自拙
    審校:釋見澈、林武瑞
    潤稿──釋見介、釋見燾
發行人──釋見豪(葉昭香)
出版者兼──財團法人安慧學苑文教基金會
著作權人  附設香光書鄉出版社
地址──嘉義市600文化路820號
電話──(05)232-5165
連絡處──嘉義縣竹崎鄉604內埔村溪州49-1號
電話──(05)254-1267.254-2134
傳真──(05)254-2977
法律顧問──張雯峰律師
美術設計──唐亞陽
承印者──台欣彩色製版有限公司
監印──唐吉增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三月初版
行政院新聞局局版臺業字第五五四七號
◎本書經泰國法施基金會授權翻譯,未經本社同意,請勿翻印。
◎本書若有倒裝、缺頁、污損,請寄回更換。
ISBN 957-8397-05-4(平裝)


【法音叢書歡迎助印】

法音叢書是一套探尋佛陀智慧的叢書,由泰國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著作集成。系列各書將陸續出版,歡迎助印。

助印金額,多寡不拘,請向下列六個流通處登記發心:

◎香光寺

 嘉義縣竹崎鄉60406內埔村溪州49-1號
 電話:(05)254-1267 傳真:(05)254-2977 郵政劃撥:03308694-香光寺

◎紫竹林精舍

 高雄縣鳳山市830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 (三線) 傳真:(07)725-4950
 郵政劃撥:40802709-紫竹林精舍

◎安慧學苑

  嘉義市文化路820號
 電話:(05)232-5165 傳真:(05)232-6085
 郵政劃撥:30334143-安慧學苑文教基金會

◎定慧學苑

  苗栗市福星街74巷3號
 電話:(037)272-477 傳真:(037)272-621
 郵政劃撥:22009225─香光尼僧團伽耶山文教基金會

◎印儀學苑

 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100號4樓
 電話:(02)2364-1213 傳真:(02)2364-1993
 郵政劃撥:19131030─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養慧學苑

 台中市西區大墩十街48號
 電話:(04)319-2007 傳真:(04)319-2008
 郵政劃撥:19131030─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由於經費及印刷數量有限,大量請書,歡迎採用附印方式,並依所需數量支付工本費及運費,詳情逕洽香光書鄉出版社:

◎連絡處──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1號
 電話:(05)254-2134 傳真:(05)254-2977

  法音叢書歡迎助印,索書來函請附回郵,請直接向前列六個流通處索取。

Source :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faindex.htm

Home | Links | Contact

Copy Right Issues © DhammaTalks.net